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农 » 正文

总产816.16亿斤背后的丰收“密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07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闫虹瑾  浏览次数:878
 
 ——吉林省粮食生产连续两年超过800亿斤发展纪事
 
  农业是吉林省的最大优势,是全省振兴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跨上700亿斤、800亿斤两个大台阶,以占全国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5.92%的全国粮食产量,粮食单产、人均占有量、商品量、调出量连续多年占全国前列,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 
 
  据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数据,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16.16亿斤,连续两年超过800亿斤,比上年增加8.32亿斤,净增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全省粮食单产940.52斤/亩,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58%,在全国粮食主产省份中位列第一。 
 
  藏粮于地 

  夯实粮食安全之基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净调出省份,吉林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坚决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和黑土地保护力度,为全年粮食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寒冬时节,行进在梨树县乡间,道路两旁,收割完玉米被秸秆覆盖的黑土地一望无际。走进梨树县白山乡达利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满院金灿灿的“粮垛子”和检修维护后排列整齐的大型农机具。 
 
  “同传统耕作模式相比,玉米秸秆免耕种植技术不仅能解决秸秆问题,还能减少农药、化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起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的效果,长出来的玉米叶片宽大、秸秆粗壮。”合作社理事长董雅丽望着垄间腐烂的秸秆,脚踩松软的黑土地感慨道,得益于“梨树模式”,玉米每公顷产量从1.8万斤增加到现在2.3万斤以上,一亩地能增产近20%,一年比一年好呀! 
 
  2022年,梨树县持续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主体,打破农户间土地界限,以300公顷土地相对集中连片为一个单元,全程机械化操作,整县推进实施黑土地“梨树模式”。 
 
  为确保黑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吉林省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与中科院签订框架协议,开展黑土地退化阻控等150个课题研究,建设3个万亩级、30个千亩级示范基地。在西部示范推广盐碱地治理与高效利用等相关技术20万亩。强化保障体系建设,成立粮食安全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颁布《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先后制定出台全省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实施意见、考核评价办法、督察办法等,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工作推进体系。 
 
  “在全省46个县推广‘梨树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保护性耕作模式,初步构建了东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质增肥、西部改良培肥等保护路径,探索形成了秸秆覆盖还田、深翻还田、碎混还田等十大黑土地保护模式,并在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加大示范推广力度。”省农业农村厅黑土地保护管理处处长刘彦佐说。 
 
  在保护黑土地的同时,吉林省还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大中型灌区为重点,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在长白山林农区、东部低山丘陵区、中部台地平原区、西部冲积平原区,打造10个建设规模15万亩,亩均投资标准达到3500元以上的“绿色生态型”“浅山宜机型”“智慧高产型”“节水高效型”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引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 
 
  2022年,全省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283万亩,是2012年的14.2倍,稳居全国第一位;新建高标准农田550万亩,创历史新高。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00万亩,占全省永久基本农田的53%。 
 
  藏粮于技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为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高效,2022年,全省围绕粮食生产目标,持续强化“藏粮于技”,狠抓科技支撑和防灾减灾,公开发布了主推技术58项、主导品种120个,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努力让农民用更好的技术种出更好的粮食。 
 
  现在正值种子加工生产旺季,在公主岭市吉农高新种子加工车间内,三条玉米种子加工线正在加班加点工作,每天加工50万斤玉米种子,为今年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力品种支撑。 
 
  “这些种子都是由省农科院自主研发的新品种,抗性好、产量高、密植好。”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仓储加工部部长臧宏图自信满满地说,这条加工线是目前东北三省甚至国内最先进的一条线,选出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包衣效果达到市场上的最高水平。 
 
  作为制种大省也是用种大省,吉林省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不断夯实种业发展基础,提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种业振兴,确保良种供应安全。全省先后创建2个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2个国家级制种大县、1个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7个省级种子(苗)繁育基地,科研院校和企业在海南建立近6000亩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全力保障育制种工作开展。 
 
  “每年种业企业在省内和省外建立制种面积近40万亩,生产加工种子近4亿斤,有效满足了全省农业生产用种需求。”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郑清说,2022年审定通过完成试验程序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达到269个。 
 
  与此同时,2022年吉林省还在抗灾保产量上下功夫,积极应对春季局地阶段性干旱、大风冰雹、低温寡照、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省农业农村厅派出“干部+专家”模式的技术包保指导组、成立15个驻县排涝指导小分队,全省派出技术指导人员19.2万人次,排出田间积水277.86万亩,喷施速效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225.91万亩,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有效确保了作物安全成熟。 
 
  “为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吉林省积极开展重大病虫害飞防作业5053万亩次、绿色防控面积4721万亩,成功实现‘虫口夺粮’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王永煜说。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