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谈中国式种业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实现路径


原创 张钧 等 中国种业 2023-01-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自此中国开启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新征程。种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中国式种业现代化应该是基础扎实、全方位、系统性、无短板的现代化,据此提出5项路径举措。

      1

      确保种业发展顶层设计、政策供给的现代化

      1.1中国式种业现代化必须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前提的现代化

      所谓高质量就是要明确目标任务,路径探求,政策举措必须尊重客观,敬畏科学,遵循规律。基于二十大报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要求,面对农作物、农产品单产、品质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的现状,面对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国情,面对种业存在“卡脖子”问题的危情,确定增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和目标是中国式种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种业发展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和规律,总书记吹响“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的号角,说明之前的努力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若沿用惯性思维,不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深化改革,释放活力,激发动能,突破各类瓶颈,种业现代化愿景就难以如期完成。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基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新目标任务。新时代党中央已经明确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种业振兴的主体必定也是企业,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种业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因此,亟需建立对企业的基本信任和激励。企业提升速度和发展水平取决于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国家在保障种业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需构建种业现代化良性发展竞争的环境和秩序,提供充分的支持力度,创造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得种业主体通过提升发展,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尽快实现种业自立自强。

      1.2制定种业振兴法

      中国式种业现代化需首先完成法规的现代化,软实力的现代化。提升我国种业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为安全发展,全面振兴奠定制度性基础。

      种业振兴是必须要超前完成的任务,没有种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因此亟需一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具备先导动能的保障性法律,引导种业现代化在法制条件下有序推进。如果法规的约束性、规范性、惩治性条款完整详尽且具体,但支持性、促进性、激励性条款不具刚性,到位程度不量化,落地就可能随机变通,法规支撑条件促进动能就会失衡,就不可能高质量健康发展。

      将现有的有利于目标任务实现的法规、政策保留,不利的坚决废除。落实习总书记指示:“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护知识产权,不能自身设障“卡脖子”。

      1.3制定中国种业2022-2035-2050现代化发展战略规划

      充分发挥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国家将2035年确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节点,从现在开始仅有13年时间。我国的制度优势,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项事业发展,立足长远,以国家力量攻坚克难,突破瓶颈。规划需确保政策的前瞻性、连续性、持久性,体现一以贯之的中国节奏。明确种业振兴和翻身仗的目标任务,将其内容清单化、指标化、标准化,形成目标导向,划分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明确主体职责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按期完成,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就像我国的北斗导航产业、航天事业,自成体系,系统化推进,持续创新,稳健提升,大踏步前进。

      2

      种业人力资源的现代化

      2.1国家统筹种业现代化人才建设

      充分认识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科教兴种、人才强种、创新驱动赋能种业现代化。

      2.2切实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精神

      不拘一格,遴选、挖掘、培养一批种业战略型与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和科学家,提供可以发挥其才能的全要素平台,促使其为国家种业振兴及现代化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为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当年原子弹,当今大飞机项目、航天工程,就是选准了人,搭建了平台,获得最终成功。人才是第一资源,种业也不例外。扶优企业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激励人才。

      2.3提前布局和落实种业人才建设行动

      种业是高科技产业,现在的人才科技支撑,显然不能完全满足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而现代化是有时间要求的,因此种业人才的建设需提前布局和行动。政策引导、学校培养、企业培训、待遇等条件创备,需要实实在在推动。依靠现有种子企业建设种业现代化人才不现实。人才要素吸引需高于其他行业,否则,种业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工作环境艰苦、条件差、待遇水平低,人才虹吸流不可能出现。只有吸引青年人无后顾之忧地向种业方向流动,种业现代化才会有不竭的动力。

      3

      运行体制机制的现代化

      3.1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整合、并购、重组、混改可以承接种业现代化任务且具备发展潜能,可以大兵团作战的创新主体。由这些主体去构建科技创新研发体系、种子生产繁育基地、新品种新技术市场推广服务体系及产业链体系。唯此,才可以做到质量与效率兼顾,投入效率最优化、最大化,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要求。

      种业现代化是一项扎扎实实的系统工程,创新主体的确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分工及协同,均不能停留在研讨层面,需加速推动与推进。减少内耗,聚焦聚力,彻底打破种业资源分散切割运行的现状。

      3.2优化升级种业创新运营平台

      种子是遗传产品,受变异、气候、环境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是客观规律。僵化地围绕品种这个不确定性要素使力,既不是新发展理念,更不是新发展格局。这方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种业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将高通量、工程化、大投入、系统化作为种业创新链构筑的前提条件。将全部力量集聚在稳定性、可控性方面,确保实现预期。分散的中小种业企业不可能承担种业现代化重任,需尽快用法规的力量规范理顺,有助于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与其打击侵权套包,不如彻底整治违法乱纪企业,根除侵权套包存在的温床。

      3.3跳出种业构筑种业

      落实习总书记指示,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将种业发展融入大农业粮食和农产品链条,打造全新的科技型、服务型、自强型种业价值链。开展产业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着力竞优培育创新链主企业,引导促使其战略体系完整清晰,人才队伍专业化,创新研发工程化,生产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管理精准化,系统数字化。

      唯有破局,才会实现中国式种业现代化。当今,引领种业现代化潮流的西方种业,独立支撑的极少,均是融入农化或农产品产业,成为有机组成部分集团化运营,投入、风控机制成熟,市场、产业基础扎实,服务支持能力强大,开疆拓土所向披靡,形成良性运营的发展格局。基于我国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产业,探索融入粮食或农产品产业链发展,不失为中国式种业现代化的上策。

      4

      要素支撑的现代化

      4.1资本要素

      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基于种业是我国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国情,建议国家设立种业振兴专项国债基金,建立以市场化机制运行的现代化投入机制,既可以解决当下种业投入不足,投入机制不畅问题,又不增加国家财政压力。一方面确保种业现代化进程不受制于资金短板,又可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家资金的投入需科学合理,做到整体有规划、管理有举措、投入可持续、业绩可考核、设备可共享,聚力基础性、战略性平台或链主企业。避免重复投资,不宜支持没有基本战略和无长远科学规划的企业。切割性的项目运行机制,导致内耗式竞争,是不可取的短期行为。

      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点,应区别西方国家基本依靠纯社会资本驱动的现代化。逐利是资本的本质,显然,国家战略性产业,不应完全依赖社会资本的力量。

      4.2政策要素

      种业发展所需的耕地、财政、金融、环保、人力资源等支撑要素,没有重点之分,只有数量之分,必须按比例清晰明确均衡供给,用法规和可考核的指标独立量化支持,做到无短板。

      对真正沉下心去搞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的科学家和企业家需支持他们专心练“内功”,协调、汇报、浮夸、炒作不是他们的本能,引导鼓励种业人专心干事,不要让其去做不擅长的事情。

      4.3职责要素

      种业涉及每一块地,每一个种植业者,每一个生态区域,直通基层。地方政府对种业现代化的职责必须清晰明确。同样需要指标量化可考核,党政同责。否则停留在口号层面,难于落实。《种子法》第八章扶持措施落地、实操等方面,还需下大功夫,努力完善。

      5

      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的现代化

      种业现代化是国家战略,种业安全要列入“国家安全体系”。对资本热捧的种业企业或种业技术必须全面、科学、客观评估,不能盲从。种业监管必须建立在服务、促进、有为的基础上,监管技能必须专业、规范、明确,还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监管能力和水平。监管重点应放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中国式种业现代化,要把实现种业现代化确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目标,从种业自主创新中挖潜力、要增量,确保中国碗装中国粮。(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自《谈中国式种业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实现路径》

      ☞作者:张钧 郭娇 申汉 李章波 张飞 李莎 王亚鑫

      ☞单位:内蒙古真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种子协会

      ☞刊于《中国种业》2023年第1期9-11页 转载请注明

 
分享到: 微信 复制网址 QQ好友 QQ空间 更多
 
 
0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