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春季管理要立足于“早”,重点在“促”,促控结合,突出做好“因苗分类管理、科学运筹肥水、强化镇压锄划、春季化控防除”,力争促苗早返青,分蘖多成穗。
一、不同类型区苗情特点及重点管理措施
(一)山前平原冬麦区
本区域小麦播种前经历了降水过程,适墒播种面积大,精细整地精细播种技术应用广,土壤肥力较高,出苗质量好,以一二类苗为主体。目前本区域存在的不利因素:一是部分地块板结裂缝失墒严重,冬季降水偏少、降温频繁,个别麦田干尖干叶明显,旱情加剧冻害发生;二是“倒春寒”风险大,本区域常年回温早、温度波动起伏较大,发生“倒春寒”风险偏高。针对本区域越冬期苗情,春管以“促控结合、高效水肥运筹”为目标,精准施策。
1.墒情适宜,群体偏大麦田,以控为主。冬前茎均3蘖以上麦田,促进大蘖快速生长,小蘖死亡,麦脚利落。在做好镇压控旺的基础上,适当推迟“春一水”。墒情适宜条件下,拔节前后是最佳水肥管理期,亩灌水40方左右,并追施尿素15~20公斤(折合纯氮7~9公斤)。春季生长过旺麦田,在拔节初期及时喷施化控药剂,防止后期群体过大倒伏。抽穗开花期或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70%以下,及时浇灌第二水。
2.墒情尚可,群体适宜麦田,促控结合。针对本区域墒情尚可,群体适宜的麦田,注重促控结合,通过肥水运筹,调控合理群体,促进两极分化,提高分蘖成穗率,为丰产打下良好基础。第一次肥水适当推迟至起身中后期进行。结合浇水,可亩追尿素17~20公斤(折合纯氮8~9公斤)。
3.墒情不足,群体偏小麦田,促弱转壮。针对本区域墒情不足,群体偏小的三类麦田,以促为主,强化春季管理,促弱转壮。在土壤表面2厘米化开,下部还有冰土时,使用轻型圆盘耙,调节圆盘耙零角度,顺麦垄进行耙地,促苗早返青,也可进行人工锄划中耕增温提墒;返青后表层干土较厚时,可小水喷灌,切忌畦灌方式灌水。无喷灌条件的可通过镇压提墒,消减干土层。拔节期根据墒情,进行合理灌溉,并适量追施氮、磷等肥料。
(二)黑龙港低平原麦区
本区域部分地区腾茬较早,趁雨抢墒播种面积偏大,苗情复杂多样。目前本区域存在的不利因素:一是偏旺和偏弱的“两头苗”现象麦田较为突出,苗情复杂多样;二是冻害干旱风险大,冬季有效降水稀少,墒情持续走低,冬春连旱加剧冻害风险偏高。针对本区域越冬期苗情,春管以“控旺防冻抗旱,抗逆促稳长”为目标,分类指导。
1.对旺苗麦田,返青期采取顶凌镇压、中耕断根,抑制分蘖滋生,旺长严重地块可镇压2~3次;也可在起身期进行化学调控,适度控制生长预防后期倒伏;推迟春季肥水管理,在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一般亩施尿素15~20公斤(折合纯氮7~9公斤)。对冬前过旺、返青后有脱肥现象麦田,在拔节前期或中期因苗追肥浇水。
2.对弱苗麦田,开春后及早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苗早发;返青后期到拔节期结合春灌分别追施氮肥,或借助春季降雨(雪)追肥以促进小麦生长,一般亩追施纯氮总量不超过7公斤,避免浇水过早导致地温低而延迟返青。
3.对于壮苗麦田,在起身后期至拔节期因墒灌水追肥,一般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7~20公斤(折合纯氮8~9公斤),促进小麦稳健生长。对无灌溉条件麦田,应在小麦返青后至起身期趁墒亩追施尿素17~20公斤(折合纯氮8~9公斤),并配施适量磷肥,促春生分蘖早发快长。
4.对旱情较重影响正常生长的麦田,根据早春温度条件,在日均气温稳定通过3℃时,浇水补墒,促进表墒和底墒衔接,抗旱保苗,为返青拔节期管理创造有利条件。有条件的麦田可采取微喷灌或滴灌,并适量追施氮肥。
(三)燕山山前平原麦区
本区域以种植冬性品种为主,浇灌越冬水比例高,冬季降水较南部麦区偏多2~6成,墒情基础较好。目前本区域存在的不利因素:一是部分播种较晚麦田,苗小苗弱,促弱转壮压力大;二是墒情较好,湿度偏大,病虫草基数大。针对本区域越冬期苗情,春管以“促弱转壮,病虫草综合防控”为目标,科学管理。
对于群体偏小(返青期亩茎数在60万以下)、苗情偏弱、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干土层较厚的麦田,返青后采取小水灌溉或微灌方式浇好“保命水”,合理追肥,促中等分蘖成穗,增加亩穗数。
二、各类型区麦田共性管理技术
(一)锄划镇压,弥合裂缝,保墒增温
早春顶凌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冻融疏松的土壤,改善墒情,使根土密接,有利于根系水肥吸收;锄划能通气增温促根、减少蒸发耗水。对于水肥条件好、植株旺长明显、群体过大的起身期麦田,镇压可以压苗控旺,起到炼苗增抗作用,有助于预防倒春寒危害。在返青前,选择晴好天气时,镇压和划锄结合,先压后锄,做到上松下实,破碎坷垃、弥补裂缝、踏实土壤,起到提墒保墒增温抗旱促早发作用。注意表墒好、湿度大的麦田,不宜镇压或推迟镇压。
(二)抗冻防“倒春寒”,及时补救
对冻害较重麦田,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用尿素8~10公斤(折合纯氮4~5公斤),缺磷地块可以亩施氮磷复合肥15公斤左右,促进分蘖成穗。在拔节期再根据苗情,酌情二次追施氮肥或氮磷复合肥,提高穗粒数。注意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倒春寒”防控准备。在低温天气来临前,对土壤塇松、尚未拔节的麦田进行镇压,弥补土壤缝隙,防止透风跑墒,控制旺长。对缺墒的麦田,寒潮到来前提前灌水,调节土温和近地层小气候,缓冲降温影响,预防冻害发生。对已拔节或孕穗抽穗小麦可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生长调节剂,减轻低温影响。寒潮过后2~3天,及时调查幼穗受冻情况,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叶面喷肥等措施,分类施肥补救。对茎蘖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折合纯氮2~3公斤),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折合纯氮3~5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折合纯氮5~7公斤),促进恢复生长。
(三)科学预测预警,防治病虫草害
加强病虫草害田间调查,安全用药及时防治,重点关注锈病、茎基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抽穗—扬花期重点预防赤霉病,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关注节节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发生趋势,对未进行杂草秋治的麦田,在日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采取化学除治、中耕除草等有效措施,防控杂草蔓延危害。合理选择除草剂,严格按照使用要求操作,避免发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