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留住“大寨谷” 传承老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5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浏览次数:878
 
 
——记山西阳高县友宰镇秋林村村民路喜明
 
  山西省阳高县友宰镇秋林村地处晋北六棱山下,背靠桑干河。曾经,这里山高坡陡,土壤贫瘠,日子苦得很。现在的秋林村天蓝水净,人杰地灵。
 
  在阳高县友宰镇秋林村有一位村民,名叫路喜明,今年65岁,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担任村干部。当时,路喜明作为村里的顶梁柱,看着当地农作物产量低,乡亲们生活贫苦,心里很不是滋味。
 
  “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的责任。”1976年,路喜明在昔阳县大寨村发现了“大寨谷”品种。秋林村与大寨村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经过亲自试验示范后,他发现“大寨谷”品种产量较高,制作的稀饭浓郁香甜,色泽金黄。“当时想,秋林村的乡亲们离过上好日子不远了。”
 
  随后,路喜明开始带领当地村民广泛种植“大寨谷”,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种植面积达到高峰,近500余亩,当时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群众不再为温饱问题发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村里人不再满足于眼前务农的微薄收入,开始寻找新出路,秋林村青年人口大量外出务工,加上农村机械化种植水平落后,谷子品种更新速度快,当地农民更倾向于选择一些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谷子品种,“大寨谷”开始走下坡路,种植户越来越少。时至今日,村里坚持种植“大寨谷”的只剩下了路喜明。
 
  有人问“有更高产量的谷子品种不选?”路喜明笑笑说,种植“大寨谷”已经无关眼前的利益得失,这些农家种的传承,已经成为了一种责任。
 
  “‘大寨谷’抗瘠薄、抗旱、抗倒伏、抗病性强,亩产800—1200斤。脱皮后的大寨谷米可以制作稀饭、稠粥,也可以磨成面粉食用,制作馒头、凉粉,还可以油炸成米面果子,这一道道特色小吃也成为了大同美食的代表。”对于路喜明来说,“大寨谷”就像他养大的孩子,所有特性了如指掌。
 
  46年坚守,路喜明始终守护着这份珍贵资源,让这颗曾经为当地人民带来希望的种子,穿越历史,永远留存。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