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四川:大春种子市场提前启动,即将进入购种高峰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2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次数:878
 
 
      
2月19日,农户在遂宁市船山区老池镇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核心区地里盖膜、施肥,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刘昌松 摄(视觉四川)
      
      
2月19日,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三江村的村民在进行田间管理。廖胜春 摄(视觉四川)
      
      编者按
      
      雨水已至,四川大春由南至北渐次启幕。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全面开局之年,我省提出聚焦农业强省建设重点任务,始终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作为头等大事。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关乎一整年的粮食收成。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将走进田间地头,聚焦田坎上的“头等大事”,关注全省上下农业灌溉用水调度、农资储备调运、整村土地托管等,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启发。敬请垂注。
      
      ●确保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715亿斤
      
      ●当前全省“两杂”种子总体保持供大于求的形势,预计未来半个月将进入全省购种高峰期,化肥农药、春灌用水满足大春生产所需
      
      ●积极推广春玉米育苗移栽、水稻旱育秧等抗旱生产技术,提前做好抗旱技术储备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阚莹莹 邵明亮)2月20日,泸州市泸县海潮镇红合村水稻旱育秧基地,几天前撒下的稻种已冒出芽点。泸县是每年川南水稻播种最早的地区之一,今年全县有旱育秧集中育秧基地36亩、传统育秧85亩。“预计到3月上旬,泸州育秧将大面积铺开。”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粮油生产科科长赵耀介绍,这意味着今年四川春耕大幕由南至北正式开启。
      
      今年是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全面开局之年。此前,全省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确保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715亿斤。
      
      大春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重头戏”。当前,全省“两杂”种子总体保持供大于求的形势,预计未来半个月将进入全省购种高峰期,化肥农药、春灌用水满足大春生产所需。
      
      种子供应方面,今年我省“两杂”种子备种7100万公斤,同比持平,总体保持供大于求的形势。
      
      种子销售方面,由于今年春节同比提前一周左右,加之防疫政策优化调整,今年大春种子市场启动较早。目前,川南地区“两杂”种子销售量达进货量的50%左右,预计未来半个月将进入全省购种高峰期。目前,杂交水稻种子均价每公斤89.8元,同比略有下降;玉米种子均价每公斤35.5元,同比上涨3.5元。
      
      化肥供应方面,自去年11月启动农资储备以来,全省系统累计调入农用化肥95万吨,能够保障当前春耕备耕用肥用药所需。省内农用化肥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小幅上涨,尿素零售均价3169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31元/吨;碳铵零售均价1279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79元/吨。
      
      春灌用水也有保障。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河水、后库水,保重点、顾一般”原则,水利部门针对性采取保供水措施。截至1月底,全省“10+137”座大中型水库蓄水34.87亿方,占2月保水计划的97.94%,为春耕生产备足水源。
      
      今年入春以来,全省降水偏少。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提醒,各地要抢抓开春后降雨的有利时机,做好大田及冬囤水田蓄水。加大用水调度,确保春灌用水最大限度到达田间地头,配合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同时,积极推广春玉米育苗移栽、水稻旱育秧等抗旱生产技术,提前做好抗旱技术储备。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