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安徽省早稻和再生稻集中育秧技术指导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14  来源:安徽省种子协会  浏览次数:856
 

      安徽省即将进入早稻和再生稻育秧的关键时节,培育壮秧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和增产增效的基础。根据气象部门预测,3月份安徽省平均气温较常年高1℃左右,有利于早稻、再生稻育秧。同时,3月中下旬冷暖交替频繁,气温变幅较大,采取集中育秧的方式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和防灾减灾能力。针对当前安徽省气候条件和生产特点,提出以下早稻、再生稻集中育秧技术指导意见。
      
      一、做好各类物资准备工作
      
      近年来,安徽省稳定推进早稻和再生稻生产发展,为避免部分地区春播时节出现稻种、育秧基质、秧盘、肥料、农膜等物资供应紧张的情况,各地应根据年度水稻生产目标任务,提前做好育秧物资准备和插秧机等重要农机具的保养、调试、维修等准备工作。
      
      二、选择适宜的品种
      
      早稻品种选择应立足于周年丰产稳产,充分考虑晚稻安全齐穗,要合理搭配早、晚稻品种,一般早熟早稻-迟熟晚稻、中熟早稻-中熟晚稻进行搭配。早稻品种生育期一般以105-110天为宜,品种应具备早熟、分蘖力强、品质优、苗期耐寒性强等特性;再生稻品种选择应考虑到再生季安全齐穗,头季生育期在135天以内,再生季70天左右,品种应具备再生力强、产量稳定、米质优、综合抗性好等特点。
      
      三、适期精量播种
      
      播种期的确定要考虑气候条件、品种生育期和前后茬关系等因素,从有利于出苗、分蘖和安全齐穗出发,做到适期播种。安徽早稻、再生稻育秧适宜的播种期为3月15-25日,当连续3天以上气温稳定通过10℃时,在“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毯苗机插常规早稻每亩用种量4-5kg,杂交早稻每亩用种量2.5kg左右,再生稻每亩用种量2kg左右。常规早稻每亩大田备足秧盘30张,杂交早稻和再生稻每亩备足秧盘25张,采用播种流水线可一次性完成铺土、洒水、播种、覆土。播种前2天左右晒种,并用清水选种,浸种时可采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稻瘟灵1000倍液浸种24-48小时防稻瘟病,也可用咪鲜胺复配剂等药剂进行消毒,清水洗净后再浸种24-48小时,浸种催芽至露白后备用。
      
      四、采取工厂化集中育秧,培育机插壮秧
      
      为降低育秧期间温度变化带来的生产风险,提倡工厂化集中育秧,提高秧苗素质。建议采用基质育秧,秧盘底土厚度控制在2cm左右,覆土厚度0.3-0.5cm。播种后集中叠盘暗化出苗,在拱棚内摆盘时注意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防止失水死苗。
      
      秧苗绿化后,以调温控湿为主,促根下扎,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若棚内温度达到30℃以上,及时通风,防止高温烧苗。苗期如遇到低温阴雨,应适时通风换气,改善棚内环境,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适当控水,保持基质湿润即可,床土不缺水,不浇水;床土缺水的标准是,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若床土缺水,可在早晨或傍晚浇适当的水。在移栽前3天要控水炼苗,防止床土过湿影响起秧和机插。密切注意苗期病虫发生,及时对症用药防治。低温来临前或寒潮过后,用1000倍液敌克松或2000倍速咪酰胺喷洒,防烂秧死苗。移栽前3-5天每亩用5kg尿素兑水500kg于傍晚浇施,用25%吡蚜酮悬浮剂1500倍液喷施防治病虫害,做到“带肥带药”下田。
      
      五、适时移栽,构建丰产群体基础
      
      秧苗机插前,大田整平后要适度沉实,待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时栽插,做到“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早稻、再生稻毯苗机插秧龄一般在20-25天,待气温达到移栽条件时,适时移栽。早稻每亩机插2万穴左右,再生稻每亩机插1.8万穴以上,应确保栽插密度,为后期构建丰产群体架构奠定基础。
      
      2023年3月11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