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年度报告(2022)显示:
育种创新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加强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对外发布知识产权法庭年度报告(2022)。该报告显示:2022年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上诉案件6183件,审结3468件。与2021年相比,受案数量增长18%。2022年新收的2956件民事二审实体案件中,植物新品种权纠纷144件,新收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数量明显多于上一年。
报告指出,2022年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持续增长,行政案件有所下降,涉战略新兴产业案件占比大。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伴随种业振兴行动不断深入实施,涉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持续增长,呈现出经济观赏类作物品种权纠纷显著增加、品种权人诉讼维权路径多样化、侵权主体类型复杂、利益平衡难度增大、责任承担主体和侵权行为隐蔽性出现新变化等特点。特别是2022年知识产权法庭新收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同比增长112.7%,反映出行业维权意识和信心明显增强。
报告显示,通过个案裁判,知识产权法庭不断加大育种创新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力度,依法切实保护品种权,在“W68”玉米植物新品种亲本技术秘密侵权案中依法认定亲本可以作为技术秘密保护对象;在“YA8201”玉米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中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高额判赔;在“华美105”辣椒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中适时转移举证责任破解品种权人维权难题。重点打击侵权源头,在“扬辐麦4号”小麦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中,依法判令利用公司制度逃避债务的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规范种植大户行为,在“万糯2000”玉米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中,查明种植大户在受托代繁过程中未尽合理注意义务构成重大过失并依法判赔。合理兼顾农民利益,在“杨氏金红1号”猕猴桃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中,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活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参与乡村振兴。
报告指出,知识产权法庭细化法律适用指引,通过一系列个案裁判明确种植无性繁殖授权品种行为的侵权定性、未保存标准样品的无性繁殖授权品种保护范围的确定、重复使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生产另一品种繁殖材料的生产者的停止侵害责任认定、规范委托制种的种植农户对自交系亲本履行保密义务等诸多育种实践中关注的问题。另外,知识产权法庭还组织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法律保护问题研究,推动种业综合法律保护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