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南方冬小麦基本处于开花至灌浆期,北方冬小麦则多处于孕穗至开花期,是形成穗粒数及奠定粒重基础的关键时期。受强冷空气影响,近期全国小麦主产区气温大幅下降,黄淮麦区降温普遍超过15℃,部分地区出现中雪天气,并伴有大风。降温降水及大风天气,使小麦发生倒伏及冷害风险加大。4月23日,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陕西省小麦体系岗站专家和宝鸡市农技推广中心等,深入宝鸡和咸阳小麦产区考察了小麦受冻情况,提出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气温骤降应对,保障小麦安全生产,勇夺夏粮丰收。
一、主产区降温降水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此次降温对主产区小麦尚未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4月21-25日,受强对流天气降温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水降温,甘肃南部、陕西北部、山西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局地大雪。河南北部、山东、河北及京津唐等黄淮冬麦区北片及北部冬麦区小麦正处于孕穗-开花期,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河南南部、安徽、湖北等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基本完成授粉结实,最低气温基本不低于7℃,田间观察总体影响较小。4月24日在北京田间分别抽取了处于开花期、抽穗期和孕穗期三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冬小麦样品,通过细胞学观察,证实降温未对小麦花粉活性产生影响,预计不会对后期小麦穗部结实造成明显不利影响,低温一定程度上可适当延缓前期偏快的发育进程。降水利于补充土壤水分,缓解局地旱情。
2、现阶段持续降温降雨对小麦生长可能的影响
低温降水可能导致南方麦区小麦渍害倒伏,影响北方麦区部分小麦的结实率。小麦孕穗期遭遇低温易降低结实率;抽穗开花期气温低于10℃,易导致抽穗不良或不能正常开花授粉,影响穗粒数。强降雨加大风天气可导致部分麦田渍害或倒伏风险增加。本次黄淮冬麦区北片及北部冬麦区连续3-4天夜间最低温度在4-7℃,可能会影响部分管理水平不到位的地块或抗性偏弱的品种授粉结实不良,需加强田间监测,发生冻害后及时补救。低温寡照多湿加重病虫害发生,生物逆境损失风险增加。充足降水导致田间湿度增加,阴天低温寡照,降低小麦植株抗性,将加重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的发生以及吸浆虫危害。
二、小麦生长后期主要管理措施及建议
1、积极做好受害麦田补救减损
低温过后对受害麦田及时补救。墒情好受害轻的麦田,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受害较重地块,应尽早浇水并追施速效氮肥,一般亩追尿素7-10kg即可,促进中、小分蘖成穗,弥补主茎损失。发生倒伏的麦田,禁止人工扶倒和人工喷施作业,以防对小麦造成二次伤害,可于天晴小麦恢复生长后,采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小麦生长,要防止无人机造成新的倒伏。
2、加强受害麦田病虫害防治
小麦受冻后,抵抗力下降,易受病菌侵染。倒伏麦田通风透光差,长势变弱,应注意监测并及时防治白粉病、锈病和赤霉病等;已经抽穗扬花的麦田,应在天晴后立即药剂喷雾严防赤霉病发生。受冻麦田,蚜虫、吸浆虫发生概率增大,需及时观察,做好防治。
3、做好后期一喷三防提高粒重
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各类麦田均要认真做好一喷三防工作,实现一喷多效,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及产量。喷防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施。如遇适合病害流行的连续阴雨天气,应隔5-7天再用药1-2次,确保防效。本年度建议在灌浆期增加1次叶面喷肥,提高粒重,稳产增产。
4、主动预防新一轮降温降水影响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1周,北方冷空气活跃,气温起伏明显,黄淮麦区持续受降温影响。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黄淮等小麦主要种植区平均气温偏低1-3℃。其中4月28-30日,将有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黄淮以北大部地区,带来明显降温,华北、东北地区有4-6级偏北风,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东北地区有明显降水过程。5月1日前后,我国中东部将有一次降雨过程。因此,需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浇水,喷施叶面肥及调控剂,提高小麦自身抗逆能力,应对低温不利影响。有强降水及大风天气的地区,要同时做好排水降渍护根系,防病强秆防倒伏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