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作物专家周成在田间工作。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供图
近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阿费沃基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双方会谈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厄方利用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等框架和平台,推进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中方鼓励和支持中资企业赴厄投资兴业,愿同厄方探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电信、农业、矿业、渔业等领域合作,继续实施好援厄医疗队、高级农业专家等项目。
厄立特里亚是非洲之角地区重要国家,位于红海之滨,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农业是厄立特里亚经济的支柱性产业,60%的人口依靠农业生存,但气候干旱、作物品种匮乏和农业技术落后等因素制约着该国农业发展。
今年是中国与厄立特里亚建交30周年,建交30年以来,中厄两国传统友好,开拓多领域务实合作,农业一直是中厄合作的重点领域。自2009年起,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作为实施单位已向厄立特里亚派出三批专家开展农业援助项目。最新一期援助项目已于2022年2月正式启动,3名高级农业专家在厄立特里亚开展涉及豆类作物、果树园艺、油料等领域的技术援助工作。
自项目开展,本报多次跟踪报道项目最新进展。去年6月栽植的中国苹果苗是否已经结果?油菜和豆类作物的收获情况如何?是否达到预期?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再次连线援厄立特里亚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
援厄立特里亚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豆类作物专家刘运民向记者介绍,经过专家组的共同努力,中国捐赠的苹果苗在阿迪克耶和马哈诺2个示范地均长势喜人,部分果苗已经结果。“我们示范种植的当地苹果苗品种也已超出预期成果,原计划需要三年,现在不到一年就已经开花结果。果树目前还在成长初期,到结果旺期,单株产量会更多。”援厄立特里亚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成员、果树园艺专家王力补充道。
因品种匮乏,当地种植的苹果果子小、口感涩,市场销售的苹果基本来自国外进口,“一公斤苹果的价格约70元人民币,价格非常昂贵。”刘运民介绍。
为了让厄立特里亚民众吃上口感好、价格低的苹果,中国向厄立特里亚捐赠了210株苹果苗。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专家组在去年6月当地雨季来临前完成了果苗栽植工作,果苗成活率在98%以上。如今,远渡重洋的苹果树已经开始挂果。未来,这210棵果树将继续用于果苗繁殖培育,推广到厄特适宜栽培地区。
除了苹果苗,专家组示范种植的油菜作物产量也十分喜人,中国油菜品种产量比当地品种平均提高50%,而采用中国田间栽培管理技术的当地品种产量也提高46%以上。据悉,为了平衡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的种植比例,厄特政府高度重视油料作物的种植,推广农户种植大面积油菜,并用高出市场20%的价格回购农户种植的油菜籽。为解决菜籽收购后的加工问题,中国政府向厄特援助了榨油机等设备,下一步将进行安装、调试、投入使用。
据厄立特里亚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成员、油料作物专家周成介绍,目前专家组正利用上年收获及市场采购的油菜籽开展榨油试验,主要内容包括油菜籽选择、机器压榨、菜油质量检测、包装等,力求为厄特探索出一条油菜生产、加工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在豆类种植上,除了继续在高海拔地区开展品种和技术的试验示范外,专家组另选择在中海拔地区进行试验示范。中厄农业专家共同进行区域性对比试验,以检验中国品种和技术在厄特当地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种子是不是良种,必须经得起检验。只有通过对比试验,我们才知道中国的品种是否真正适合当地,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刘运民说。
对于中国专家组的示范种植工作,厄方给予高度评价。2022年11月,厄立特里亚农业部长阿雷费恩与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蔡革等一行人对示范地进行了考察,78岁高龄的阿雷费恩看到中国蚕豆饱满的豆荚时发出连连赞叹,他兴奋地摘下蚕豆荚,剥开籽粒亲自品尝。部长高度赞赏了中国专家组的示范模式,希望在厄全国逐步推广。据悉,今年厄特农业部决定在全国选择5个片区,推广种植中国作物品种,目前种子已分发到农户手中。
与此同时,专家组将“减贫惠农”示范户建设工作提上日程,计划选取6户致富意愿强且具备相关农业生产知识与基础的农户作为示范户,为示范户提供品种、技术、物资等支持和帮助,帮助农户增产增收,鼓励示范户和其他村庄共同参与减贫示范合作,带动周边农户。
对于中方提出的“减贫惠农工程”,厄方非常欢迎并积极对接推进工作。阿雷费恩表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0%的人口,并于2021年实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这一系列成就令世人瞩目。同时,他期待中国下一步能继续与厄方分享先进的种植、管理和商业化经验,并将更多的中国优良果苗、种子引入厄特,推动厄中农业合作深入发展。
中厄两国元首对援厄高级农业专家等项目的重视令专家组倍感荣幸与责任。刘运民说:“专家组将肩负责任、牢记使命,以本次两国领导人会谈为契机,踏实工作,继续在厄特分享、传播中国先进的品种和种植技术,为中厄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