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玉米田除草剂使用不当,导致的药害时有发生,轻则影响玉米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收。针对当前玉米除草剂药害频发的实情,提醒广大种植户科学使用玉米化学除草剂。
NO.1
出现玉米除草剂药害的原因
1.除草剂漂移产生药害
风力较大时,会造成药剂的挥发和散失,浪费药剂,同时易导致药液漂移,污染空气,时常会造成农药中毒事故。当周边地块种植其他农作物,或种植相同农作物但处于不同生长时期时,不提倡使用无人机喷施化学除草剂!根据植保机构雾滴飘移追踪记录看,无风漂移也得50米,雾滴飘移距离超出你的想象。
2.除草剂的品种和用药时期选择不当
以“烟嘧磺隆”为例,施用时期为玉米苗后2~7叶期,不能用于甜玉米、制种田玉米等,不能与有机磷类农药混用,用药前后7d内不能使用有机磷类农药等情况。
3.除草剂用药量随意加大
好多农民朋友用药的时候不按照说明用药,随意加大除草剂的用药量或稀释的时候浓度过大,容易导致玉米幼苗的药害。
4.高温环境下用药
一般来说,气温越高,药效越大,气温在20~30 ℃范围内用药,其效果比在20 ℃以下的天气条件下使用要好。但当气温超过35 ℃时,由于高温会促进药物分解而降低药效的持久性,同时喷出的雾滴药液也易挥发,加之作物新陈代谢旺盛,易引起药害和人身中毒事故。
5.用药后遇阴雨天气
喷施除草剂后遇阴雨天气,雨水冲刷会导致玉米植株表面附着药液浓度不均,有的达不到除草效果,有的则出现了药害。降雨过后需要二次施药,用量掌握不好也容易导致药害。
NO.2
常见玉米除草剂药害类型
1.烟嘧磺隆(磺酰脲类)药害
玉米3叶~5叶期喷施烟嘧磺隆后5~10天,玉米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有的叶片蜷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玉米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化,并且可能产生部分丛生、次生茎。药害轻的可恢复正常生长,严重的影响产量。
2.乙草胺(酰胺类)除草剂药害
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在土壤中持效期可达60d,用量过大时将会引起玉米植株矮化,有的种子不能出土,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
3.莠去津(三氮苯类)除草剂药害
就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除草剂而言,莠去津在玉米田使用比较安全,它是通过影响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使杂草幼苗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难以补充必需的有机营养而饥饿死亡。此类除草剂可有效防治田间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在玉米田使用比较安全。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低于2.0%)的沙质土壤或苗前施药后遇到大雨则可能造成淋溶性药害。玉米苗后5叶期使用,在低温多雨条件下对玉米也会产生药害,表现为玉米叶片发黄。一般10~15天后叶色方可转绿,恢复正常生长。
4.二甲四氯钠盐(苯氧乙酸类)药害
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蜷曲,茎基部肿胀,气生根长不出来,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叶色浓绿,严重时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对产量影响大甚至绝收。
NO.3
玉米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
1.加强肥水管理
如果及时发现出现除草剂药害,要立即用喷雾器罐装清水冲洗玉米受害部位,同时足量浇水,减少玉米植株对药剂的吸收,避免玉米加重药害。玉米叶片出现失绿斑、轻度褪色、生长受抑制等轻型药害的应对措施:首先,加强肥水管理,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性化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玉米迅速生长,提高玉米的代谢能力和烟嘧磺隆在植株体内的降解速度。其次,适当中耕松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增强玉米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玉米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如果除草剂药害严重,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不仅可以促进植株生长,还能有效减轻药害。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赤霉素(920)、芸苔素内酯、复硝酚钠等。若乙草胺、2,4-二氯苯氧乙酸、二甲四氯等造成的药害比较严重,可将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混合,用清水稀释500~600倍进行喷雾,连续喷施2~3次可有效缓解药害。
3.人工剖开扭曲叶片,助心叶展开
如玉米植株出现“马鞭状”药害,要使受害玉米正常生长不结实。最好的补救措施是先人工辅助解除“马鞭状”的外部形态,再施肥浇水,并结合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能收到明显效果。
4.及时毁种改种
对发生药害较重且无补救办法的地块,要抓紧时间改种、补种,弥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