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天气变管理跟不上 蔬菜异常不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03  来源:农业科技报  浏览次数:326
 

  近期蔬菜出现的诸多异常,多是日常管理跟不上天气变化造成的。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棚室环境变化主要表现为夜温明显降低、昼夜温差加大、湿度增加明显,这些变化对蔬菜正常生长影响较大。

  若要蔬菜长势良好,菜农就应紧跟天气变化步伐,灵活调整管理措施以形成适宜于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菜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合理调节昼夜温差

  合理的昼夜温差能平衡植株长势,加速营养的合成与转运速度以提高蔬菜产量。但昼夜温差并不是越大越好,最适宜的昼夜温差应保持在15℃左右。昼夜温差过大,往往是白天棚内高温过高,或者夜间低温过低,或者两者兼具。在当前的天气情况下,这些都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相反,若昼夜温差过小,多是夜间温度偏高,蔬菜呼吸作用旺盛呈徒长状态,果实发育缓慢,产量降低。

  大多数蔬菜生长适温在12—30℃之间,因此,菜农应控制白天温度不超过30—32℃,夜间应保持在12—16℃。当连续晴好天气时,白天棚内气温仍偏高,为保持适温,菜农应敞开顶部风口后,间隔敞开前脸风口以降低棚内温度;同时,为降低夜间温度,菜农还应适当延后关闭顶部风口时间或者夜间不关闭。对于气温较低的蔬菜产区,菜农应适时放下保温被以确保夜间温度。

  温度缓变升降有“度”

  调控好适宜的温度是合理昼夜温差的关键,但菜农还应合理把握好“度”,确保棚室温度缓慢变化,切不可过急。无论是白天升温还是夜间降温,菜农在调整风口宽度时,都应多次进行,逐步拉大或关小风口,确保棚室温度缓慢升高或降低。温度缓慢变化能给蔬菜保留一定的缓冲、适应时间,减少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降低湿度正确浇水是关键

  就目前来看,棚内湿度增加主要是浇水不当造成的,如一次性浇水过多。菜农应结合天气、土壤及植株情况,合理调节浇水量,每次浇水确保水分下渗土壤20厘米即可,不可浇水过多。另外,当前季节,蔬菜易徒长,长时间不浇水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均衡营养供应

  夜温降低,蔬菜根系活性有所下降,植株易出现缺素症。菜农除采取保温措施外,还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的形式来弥补,尤其是中微量元素缺乏症。叶面喷施时,菜农还应注意两点:一是提前喷施。生理性问题重在预防,等到发生后再去想办法解决,损失已经造成。营养补充,应该提前进行,如膨果期对营养需求最多,坐果后就尽快补充。二是选择适宜的产品。如钙是所有营养元素中最“懒”的一种,难吸收,难转运。因此,菜农应选择含钙量高、吸收利用率高的产品,增产提质效果明显。同时,钙转运困难,叶面喷雾效果差,菜农还要注意选择配套产品,提高钙肥有效性。

  (据《北方蔬菜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