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小麦新品种“轮选145”品种使用权实施许可签约仪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顺利完成。该品种以较好的抗逆性、高产性和广适性,曾被众多种业企业关注。不久前,经过7家单位竞价角逐,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品种使用权最终由山东嘉祥县俊豪种业有限公司以970万元拔得头筹,加之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许可使用费,“轮选145”品种权转让费达到1270万元,这个价格也是当前国内较高的小麦品种使用权转让费之一。
9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在北京举行小麦新品种“轮选145”品种使用权实施许可签约仪式。
7家单位竞价,最后一秒出价5次拔得头筹
新京报记者获悉,“轮选145”是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实验基地共同培育的新品种。9月3日的“轮选145”品种使用权的转让签约仪式由三方共同完成,让与方作科所副所长王文生、石家庄市农科院赵县实验基地主任于广军,以及受让方山东嘉祥县俊豪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学井分别代表三方完成了签约。
“轮选145”的转让在业内曾颇受关注。此次品种权实施许可,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的平台上采取网上竞价的方式进行,共有7家单位参与竞价。如何能从众多竞价对手中脱颖而出?田学井回忆起二十多天前的那场“线上角逐”,还带着几分当时的兴奋,“最关键的其实就是最后那一秒。”
实际上,本次“轮选145”的竞价为时两日,但凭借曾经多次竞价大豆品种的经验,在田学井看来,规定竞价时间内的最后时刻,角逐最为激烈。田学井记得,团队守着一台电脑,“最后连续敲了二十多次。”
新品种花落谁家的悬念,不到最后一秒,都是未知难测的。田学井向新京报记者展示了自己企业在竞价结束前20秒的出价截图,上面显示20秒内,“轮选145”的竞价在7家企业连续竞拍中,涨幅近300万。最后的一秒钟时间,田学井曾连续出价5次,最终以970万元的价格拿下了“轮选145”黄淮冬麦区北片品种独家使用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轮选145”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独家使用权也由山东嘉祥县俊豪种业有限公司买断。黄淮冬麦区南片与北片的使用权共计1270万元,“轮选145”也成为国内使用权转让费较高的小麦品种之一。
从好品种迈向大品种,仍有长路要走
“当然,不是所有的小麦品种都这么抢手。”田学井将“轮选145”称作是“小麦新秀,系出名门”,抢手与高关注度,得益于这个品种本身的突出特点。
我国小麦品种的审定一般要经历五年时间,“成名”前的“轮选145”已先后通过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国家品种审定,以及冀中南和冀中北品种审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陶志强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年、每一个区域都需要验证品种对土壤和气候等生态环境适应性,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最终确定在该区域能够安全推广。
这如同与各地顶尖品种“打擂台”,过去5年,“轮选145”以优秀的特征特性“征服”多个麦区,同时它的抗逆性、高产稳产性,以及广适性也得到了验证。“我国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北片,以及黄淮冬麦区南片,种植了我国约75%的小麦,大部分品种可能只能适应其中一、两个麦区的环境。而‘轮选145’的适宜种植环境可以覆盖这三个麦区的大比例区域,这正是它广适性的体现。”陶志强说。
好品种是育出来的,大品种是推出来的——业内专家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这也意味着,征服了多地之后的“轮选145”,从“好品种”迈向“大品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签约仪式后,专家们就如何加快“轮选145”销售推广进行了讨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认为,在“轮选145”迈向“大品种”的过程中,还需种业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优势,把好品种精心经营推广,努力形成标志性科技成果,为种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党委书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也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将该品种推广工作统一到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中,力争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树立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典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奉献力量。
“事实上,‘轮选145’在试种中已得到种植户普遍认可,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做好推广工作,认真履行协议承诺,在品种推广应用上用心下大功夫,力争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较大的社会效益。”田学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