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稻种植和育种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2021年广东省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182.74万hm²和1104.4万t,均居全国第8位。广东省育种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推广面积大等特点。自1978年实行品种审定制度以来至2021年,有1135个次品种通过广东省或国家品种审定,迄今已有常规稻广陆矮4号、窄叶青8号、特青2号、黄华占及杂交稻汕优3550、II优3550、博优998、天优998等36个品种推广面积超66.7万hm²。“十三五”以来,伴随居民消费市场升级、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加速发展、水稻种植结构改变等种业形势变化,广东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特性有所改变。本文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统计数据,统计分析2016-2021年广东省审定通过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米质和抗性等,旨在为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审定品种数量及类型
从表1可知,广东省2016-2021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共466个,其中2016年61个、2017年82个、2018年64个、2019年86个、2020年96个、2021年77个,年平均审定78个品种;广东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类型主要是籼型常规稻、籼型两系杂交稻和籼型三系杂交稻,其品种数量分别为149个、84个、232个,分别占总数的31.97%、18.03%和49.79%,均适宜在广东省内早晚造种植。有21个香稻通过审定,包含籼型常规稻11个和籼型三系杂交稻10个;有18个有色稻通过审定,其中红米17个(包含9个籼型常规稻、6个籼型两系杂交稻、2个籼型三系杂交稻)、黑米1个(南两优黑一号)。
品种选育单位
☞品种选育单位统计
广东省2016-2021年通过审定的466个水稻品种主要由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企合作选育,企业合作选育的品种数量较少,其中由科研院所选育的品种数量为182个,占39.06%;由企业单独选育的品种数量为121个,占25.97%;由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选育的品种数量为146个,占31.33%;由企业间合作选育的品种数量为17个,仅占3.65%(表2)。
☞第一选育单位
466个审定品种共有79家第一选育单位,其中科研院所34家,企业45家。审定品种个数最多的10家单位中有4家科研院所和6家企业,依次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48个)、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32个)、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20个)、广东华农大种业有限公司(14个)、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12个)、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2个)、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12个)、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个)、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9个),以上10家单位共审定通过了299个水稻品种,占审定总数的64.16%。
审定品种的主要性状分析
☞年度间产量变化
广东省2016-2021年的年平均气温稳定在22.3~23.0℃之间,日照时数除2021年外,其他年份的日照时数比较接近,整体气候条件比较稳定(图1)。2016-2021年广东省审定水稻品种的各年份每hm²平均产量分别为7151.50kg、7342.29kg、7319.29kg、7110.98kg、7190.27kg、7114.89kg,同年相比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增产幅度分别为2.16%、2.86%、3.98%、4.23%、3.83%、3.25%,共有370个水稻品种比对照增产,占审定品种总数的79.40%,96个水稻品种相对对照减产,占审定品种总数的20.60%。除2020年审定品种产量变异系数为11.14%外,其他年份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变异系数均小于10%,各年份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相对平稳,气候条件对审定品种的产量影响较小(表3)。
2016-2021年广东省审定的水稻品种中,各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株高、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和生产试验产量均比较接近(表4)。籼型常规稻和籼型杂交稻的平均生育期在117.23~122.68d之间,平均株高在102.17~109.42cm之间,平均有效穗数在255.60~280.93万穗/hm²之间,平均穗长在21.84~23.88cm之间,平均每穗粒数在138.08~153.10粒之间;籼型常规稻的结实率在84.24%~86.00%之间,高于籼型两系杂交稻(82.68%~84.70%)和籼型三系杂交稻(82.14%~83.20%)的结实率;籼型三系杂交稻和籼型两系杂交稻的千粒重分别在23.90~24.92g、23.60~25.03g之间,略高于籼型常规稻的千粒重(22.32~23.42g);籼型两系杂交稻以及籼型三系杂交稻的产量分别在7026.38~7914.80kg/hm²、7042.64~7479.74kg/hm²之间,略高于籼型常规稻的产量(6840.37~7299.04kg/hm²);相对于对照品种,籼型常规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交稻分别增产1.11%~5.58%、1.89%~5.96%、1.00%~4.24%。
☞审定品种抗性表现
由表5可知,2016-2021年广东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水稻品种数量分别为87个、299个、54个、17个、7个和2个,稻瘟病抗性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数量为440个,占94.42%,表明广东省2016-2021年所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具备较强的稻瘟病抗性。2016-2021年广东省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白叶枯病抗性为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水稻品种数量分别为20个、66个、133个、170个和77个,白叶枯病抗性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数量为86个,占18.45%,说明广东省2016-2021年所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的白叶枯病抗性仍有提升的空间;同时具备双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达中抗及以上水平的水稻品种数量为82个(图2)。
广东省2016-2021年各年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叶瘟和穗瘟等级较低且波动幅度较小(图3),其审定品种的叶瘟等级范围在0.8~3.0之间,50%的品种叶瘟等级在1.2~2.0之间,叶瘟平均等级、中位数等级分别在1.45~1.76、1.4~1.6之间;审定品种的穗瘟等级范围在1.0~5.4之间,50%的品种数量穗瘟等级在1.7~3.5之间,穗瘟平均等级、中位数等级分别在2.27~2.81、2.2~3.0之间。白叶枯菌株的抗性有一定的波动,2016年审定水稻品种的白叶枯菌株抗性弱于其他年份,2016年Ⅳ型菌株抗性的平均等级、中位数等级分别为6.79、7.0,Ⅴ型菌株抗性的平均等级、中位数等级分别为8.07、7.0,而2017-2021年份的Ⅳ型菌株抗性平均等级、中位数等级分别为4.42~5.21、5.0,Ⅴ型菌株抗性平均等级、中位数等级分别为6.30~7.07、7.0(图3)。
☞审定品种优质稻数量统计
广东省2016-2021年审定的水稻品种中有282个水稻品种米质达到国标优质三级(部标三级)及以上,其中籼型常规稻118个、籼型三系杂交稻113个、籼型两系杂交稻51个,共占审定品种总数的60.52%(表6)。广东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达到国标一级(部标一级)和国标二级(部标二级)的优质水稻品种比例整体增加,未达国标(部标)米质优质的品种数量比例由2016-2018年的48.78%~54.10%逐渐下降至2020年的27.08%和2021年的28.57%,达到国标(部标)优质的水稻品种数量占比整体增加(图4)。2016-2021年广东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的垩白度逐年下降,稻米透明度级别逐年降低,稻米的长宽比在2020-2021年有增加的趋势,所审定品种的整体米质性状有一定的提升(表7)。
☞不育系使用情况
由表8可知,2016-2021年广东省审定通过的317个杂交稻品种共使用了129个不育系,其中两系不育系38个、三系不育系91个。所审定的317个杂交稻中,有180个杂交稻利用了本省选育的52个不育系,137个杂交稻利用了外省选育的77个不育系,表明广东省审定杂交稻利用的不育系来源较广,对外省的不育系依赖程度不高;总共有71个不育系仅有1个品种通过审定,27个不育系有2个品种通过品种审定,分别占不育系总数的55.04%和20.93%。恒丰A所配组合中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最多(共18个),其次是五丰A(15个)、吉丰A(13个)、Y58S和裕A(12个)、深08S和金龙A(8个)、广泰A和卓A(7个)、南11S和胜A(6个),表明这些不育系具备较高的配合力。(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自《广东省2016-2021年审定水稻品种性状与趋势分析》
☞作者:蓝明全
☞单位:广西陆川县乌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刊于《中国种业》2023年第9期78-85页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