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昔日的废弃盐田上,长出的水稻最高亩产超600公斤。日前,辽宁省营口市盐田复垦示范区经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等专家联合测产,项目区水稻实收面积1500余亩,示范田整体长势均衡,平均亩产609公斤,再创我国北方重度盐碱地水稻新纪录。
金灿灿的稻穗“铺”满稻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在营口市盐田土地复垦项目区,眼下正值稻谷收割期,放眼望去,稻浪滚滚、一片丰收景象,几台水稻收割机正在加紧作业,确保颗粒归仓。
今年,营口市盐田复垦示范区种植水稻品种有盐丰47、盐粳431、盐粳935,经专家测产:示范区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高于往年,其中盐粳431是示范区今年表现最好的水稻品种。据介绍,项目示范区已复垦的1700余亩盐碱地上,水稻整体长势均衡,活秆成熟,无稻瘟病、稻曲病。
该示范区原为营口盐场,初始含盐量16‰至94‰,属于重度盐碱地,有机质含量几乎为零。为了深入贯彻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探寻盐碱地快速高效改良和利用新技术,不断攀登废弃盐田改良产量效益新高度。2021年,营口市引入国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其专家团队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采取以耐盐碱水稻品种为基础,高效结合工程技术和生物措施对盐碱地进行修复治理,按照水盐运动规律来压盐排盐,同时增施有机肥提升地力,让盐碱地里长出了水稻,焕发了生机。
该项目区2021年首次试种亩均产量为350公斤;2022年大幅增产,亩均产量达到550公斤以上;今年亩均产量再上新台阶,达到600公斤以上;产量连年提升,已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创造了“当年试种成功” “次年增产明显” “三年再上新台阶”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成果。
营口市现有耕地167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0.5%,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2%;与此同时全市拥有盐田地约16万亩,如何从耕地增量上下功夫,向盐碱地“要”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拓展农业生产空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现有盐碱地改造提升、综合施策,打造盐碱地综合利用营口样板。
在废弃盐田上造良田,还为有效促进全省滨海盐碱地的治理工作打了样,这对于实现辽宁省耕地扩容、提质、增效具有重大意义。
今后,营口市将以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为重点,统筹推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盐田改造、水利工程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相衔接;加强科研支撑保障,强化多途径利用,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稳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