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北水稻生产为例
湖北省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全省水稻种植面积3500万亩,产量约1900万吨,占粮食总产的7成左右,在“荆楚粮仓”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湖北水稻生产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引起水稻生产的科学技术、劳动工具、组织形式、生产形态、生产功能等发生改变,水稻生产也会随之发生转型。
从湖北水稻生产的现状来看,水稻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全程机械化普及率逐步提高,农机农艺日益融合,新型经营主体日渐壮大。这些都为水稻生产转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湖北稻农的生产行为来看,为适应新变化,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已主动开启转型之路。水稻的生产目标从增产增效向丰产提质增效转变;生产方式从粗放式生产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变;栽培管理从精耕细作向轻简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转变;组织形式从分散小农生产向市场组织化、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转变。
同时,在水稻生产形态上,从人种田到利用机械种田,用工业理念组织水稻生产,从单纯水稻生产走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在水稻生产功能上,由单一食品功能向食品、保健、生态等多功能转变。
种种迹象显示,湖北省水稻生产正在从传统的精耕细作朝着轻简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不断演进,新一轮的水稻生产转型正在发生。
应对水稻生产转型带来的挑战,应该认真思考水稻生产转型期的产能提升、品种选育、技术创新、全程机械化生产和政策支持的策略。尤为重要的是,重新构建适应水稻生产转型的生产技术体系。
在转型时期,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水稻单产,更要从系统中挖掘产能。一是缩小地区之间的产量差,提高耕地平均产粮率,实现区域平衡提升产能;二是提高水稻生产应对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的能力,通过防灾减损,减少水稻产量的年际波动来提升产能;三是发展再生稻、虾稻、双季稻等多熟制水稻生产模式,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来提升产能。
培育针对转型时期新模式、新技术、新需求的水稻品种。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创新体系。在利用传统育种技术的同时,创新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诱发突变、杂种优势利用等育种技术。抓紧培育适宜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新品种,适宜轻简化种植的新品种,适应再生稻、虾稻、多年生稻等新模式的新品种,抗逆性好的新品种,以及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功能性水稻新品种。
重构轻简化、机械化、规模化的水稻生产技术体系。因地制宜开展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创新。不断完善机械化栽培技术,形成绿色安全栽培技术,探索精准智慧栽培技术。构建防灾减灾技术。建立机械收获、干燥、储藏减损技术为主的产后减损技术。同时,积极探索节本增效、光温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友好的种植模式。
加强农机研发、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改善农机配套条件,使机械更丰富、更好用、用起来,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强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提升低山、丘陵地区水稻机械化水平,水稻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和机械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使各类服务组织和谐共存,有序竞争,共同提高。强化农业机械化基础建设,改善农机停放保养条件、开展道路建设、进行农田“宜机化”改造等。强化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遴选和培养农机生产及使用一线“土专家”,举办技能提升培训班,培养“农机工匠”。
拓展政策空间,提高支持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价格支持和直接补贴等“生产者支持”的效能,同时,加大“一般服务支持”的力度,扩充生产条件改善、技术创新投入等公共性服务政策的内容。提升金融支持容量和质效,完善水稻生产保险体系。大力支持水稻生产条件改善,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加大对水稻生产技术创新、检验检疫与病虫害防控、产品营销和推广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的支持力度。实施“楚稻振兴”工程,大力发展湖北稻米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