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生物育种向未来|油菜新品种选育,湖北超级“油”力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26  来源:垄上行  浏览次数:411
 
      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为获得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油菜新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致力于油菜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全国首个含油量达到50%的国审冬油菜品种“中油杂19”、创长江流域示范单产记录的油菜品种“中油杂501”……一个个新品种油菜的问世,打响了中国油菜种业翻身仗。
      
      油菜作为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因独特的生长季节属性,满足不与主粮争地的必要条件,因而大力发展油菜产业,让“油瓶子”里尽可能多地装中国油,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油料产能,面积是基础。扩种油菜,长江流域冬闲田是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据统计,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等区域可供开发利用的冬闲田至少在5000万亩以上,目前大都属于稻稻(再)油轮作模式,茬口竞争非常严重,怎样才能做到上茬成熟时,恰好是下茬播种的季节,衔接好农作物的茬口是关键问题,直接影响着冬闲田的利用水平。
      
      因此,选育适合稻油多熟制的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成为我国长江流域冬闲田有效开发利用的重要任务,育种专家们也在不遗余力地为之努力。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植物光照培养室里,记者看到上万株小小的油菜苗正在25度的恒温室里接受筛选。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青年科研人员邓晋武告诉记者,眼下他们正在针对盐碱地扩面增产的油菜品种进行测试,利用单倍体育种平台经过严格筛选后,找出优异的耐盐种质直接移到快繁生长间进行快速生长,收获种子以后再进行产量性状的检测,筛选出优异种子,再快繁快速育种,一年可以生长好几代,单倍体技术相当于让作物育种坐上高铁。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每年会做上万份优异种质的鉴定和筛选,筛选到具有优良性状的材料后再做进一步杂交,通过规模化小孢子培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亲本定向选配等技术,将育种进程至少提早3-4年,从以往的8-10年缩短到现在的5-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顿小玲介绍说,他们每年能从鉴定的上万份优异种质中,筛选出400多份含油量超50%且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再利用高通量SNP芯片进行背景选择,最终得到亲缘关系较远、杂种优势强的亲本进行组合配置。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顿小玲:“我们现在育成的几个有重大突破性的品种,比如中油杂19,它是我国第一个含量达到50%的国审冬油菜品种。随后,我们应用耐密高产的理论,借鉴水稻小麦的经验,进行株型改良密度增加,经过多年的攻关选育出来了中油杂501。我国油菜种植密度一般是2万到2.5万株,但是我们的中油杂501可以达到3万株以上,配套密植高产新技术,2022年曾在湖北襄阳创造了长江流域油菜的高产记录。今年参加农业农村部组织的高产竞赛,湖北江陵达到了每亩303.8公斤,也创造了湖北省大规模百亩示范机收实产新记录。”
      
      全国首个含油量达到50%的国审冬油菜品种“中油杂19”、创造全国单个油菜品种3000万元转让新纪录的“中油杂39”、国内单产最高的油菜品种“中油杂50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研发的新品种油菜在湖北亮相,从湖北出发,推广至全国,打响了中国油菜种业翻身仗。
      
      “秋播一粒种,夏收万斤油”,是油菜育种人、油菜种植户不变的期盼。但如今,油菜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功能也趋向于多元化,油菜不仅仅作为“油用”,还能形成“花用”“蜜用”“肥用”“菜用”“饲用”的n+1模式。“保证油料产能的供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希望在为供给保障提供科技支撑的同时,去做多功能开发,就是希望农民在种植油菜的时候能够获得更多的效益。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顿小玲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油菜多功能”概念的逐渐衍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还将目光聚焦在油菜“油用为主的多功能开发”上,助力将油菜“吃干榨尽”,解决我国油菜种植效益相对较低的问题。他们研发的硒滋园系列菜用油菜品种,今年在恩施种植1000亩以上,打造出恩施富硒油菜薹的品牌,菜薹已经远销香港,亩平种植效益基本上都在3000元以上;在江西婺源开发油菜花用功能,通过“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形式带动菜籽油、油菜薹、花粉花蜜、油菜花系列化妆品、油菜花系列食品、衍生品等文创产品的销售,最终形成一种全区域布局、全价值挖掘、全产业链开发的农旅融合“三全高效”模式,婺源县由油菜花带来的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0亿元元,占全县GDP总数的40%左右,按照婺源10-12万亩的油菜面积计算,婺源每亩油菜的综合收入超过7万元。
      
      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主导的油菜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组研究、油菜的高油育种、杂种优势利用以及抗菌核病研究等,都已迈入国际领先行列。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我国已建成大型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油料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目前已有4.43万份,是全世界最大的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为带动我国油菜产业提质增效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油菜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从克服重重困难,到取得一项项突破性成果,超级“油”力量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正为中国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 方楚楚 编辑 娄嘉欣 编审 涂丹)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