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下午
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
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
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
平均亩产546.7公斤
加上第一季平均亩产843.6公斤
第二季平均亩产656.2公斤
三季合计年亩产2046.5公斤
12月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
三亚首次进行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试验就实现目标,为端牢中国饭碗,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贡献三亚力量。测产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领衔。
“开割……”12月30日下午,在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崖州基地,2台收割机同时开割,一片片金灿灿的水稻变成了粒粒谷子。当天,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项目”第三季进行现场测产。
测产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领衔。试验示范杂交水稻品种为“超优千号”“内10优7185”和“吉丰优1002”。示范田面积40亩,田内水稻长势均衡,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株叶形态好,结实率高,穗大粒多,综合性状良好。
12月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
选田块、量面积、收割、测水分、称重……测产现场,专家考核组随机选取3处田块进行实割测产。第一块田实割面积0.66亩,共收谷干谷370.79公斤(按标准含水量13.5%计,下同);第二块田实割面积0.84亩,共收谷干谷442.26公斤;第三块田实割面积0.74亩,共收谷干谷408.26公斤。最终,试验示范田第三季平均干谷产量为546.7公斤/亩。
12月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
三亚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约26℃,水稻生育期相对较短、平均产量普遍不高。为探索三亚热区特色三季水稻生产能力,评价筛选相关配套新品种、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三亚“米袋子”工程,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项目》。在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崖州基地进行40亩试验示范,一年种三季。
经专家组测算,第一季种植的“湘两优900”“卓两优1126”杂交水稻平均亩产843.6公斤,为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项目”奠定基础。首季水稻收割后10天左右,开始第二季水稻种植。第二季种植“吉丰优1002”“超优千号”和“卓两优1126”杂交水稻平均亩产656.2公斤。
12月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
“这是三亚第一次进行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试验示范,首次试验就实现目标,非常不容易。”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涂升斌介绍。
三亚首次进行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就实现目标,所选的杂交水稻品种优势非常明显。同时,在栽培技术上,管理人员采取先进的技术。特别是第一季种植时,针对示范地地力差问题,采取增施有机肥等方法,增加土地肥力。当时,受天气变化影响,水稻成熟期虫害相对较多,经过试验示范专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把影响降到最低。第二季和第三季,经过精心管理,也达到预期效果。
12月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
“三亚市崖州区的光温条件优越,通过探索一年三季水稻种植,协同攻关努力提高主粮的复种指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贡献。”钱前说。三亚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突破4000斤目标,是我国热区杂交水稻种植的新纪录,为端牢中国饭碗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升级创新、栽培技术的又一次突破,为水稻高产科研、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今年正好是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这些年来,在袁隆平院士的带领下,中国的杂交水稻育种队伍逐渐扩大,不断取得新突破。接下来,将充分利用好技术平台,开展技术攻关,为保持我国杂交水稻国际领先地位贡献力量。
来源丨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