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细说品种的“高产潜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18  来源:麦S说  作者:麦S  浏览次数:960
 

     “高产潜力”,就是品种潜在的产量能力或水平。它不同于品种在区域试验中几个产量因素的乘积,它是品种内在的、在一般或较差环境下,没有发挥出来的产量能力或表现,其受控于品种内在的基因型。

      记得较早前,我在网易博客上发文介绍农大5181选育经过时,顺便发了一张农大5181穗子特写照片。照片中的穗子较大、而完整,漂亮……一位天津的网友看后就给我留言了:“宋老师,您照片上这个农大5181的穗子应该是在稀植情况下或行头取的吧?”

      “对!是行头的。”我按照网友的意思回答了。

      接着我又补充说到:“即便这个穗子是行头的穗子,其能够有这样好、这样大,这样的多花多实,也不容易呀!因为,不是所有的品种、材料,在稀植条件下或行头都能够长成这样;而能够长成这样,它需要有能够长成这样的潜质。”

      现在看,我的这句——“能够长成这样,需要有能够长成这样的潜质”说的很高级,其说到了品种自身具备的“长成这样”的基因型,也要有适宜的环境,就是:稀植或行头。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呢?

      这是因为,在上一篇说“大穗”的博文留言中,有朋友问我龙堂4号是不是大穗品种?

       如果依据我拍的龙堂4那张照片和照片上穗子的粒重表现来说,我很可能会说“是大穗”,但我没有这样说,而是说“顶多算是较大穗”。

     说“较大穗”感觉又是有点冤枉了龙堂4号,所以我又补充说,让朋友自己来实地看看,因为这样更靠谱儿、更直接,这样也会减少自我有吹嘘、和夸大其词的嫌疑。

       照片中,是龙堂4号的穗子。粗略一数,其穗粒数就是80粒以上了,2023年由于连阴雨,灌浆条件不是很好时,龙堂4的千粒重是46.6克,这样一算,其单穗重就能够达到3.7克以上了。按照我们2.5克就算大穗的标准,龙堂4号应该算是“超大穗”了!

        看到照片中的穗子和我估算的数据,肯定有朋友又会说了,“这些都不算,因为是行头或稀植下的”!

        那我又会用上述同样的“意思”进行解释了:长成这样,需要有能够长成这样的潜质,也就是内在的基因型。没有与之匹配的基因型,同样种植在行头,同样是稀植、边行,谁的穗子能够长这样?能够有3.7克以上的单穗重?

       而当品种的穗子在较稀,或边行,或缺苗的地方由于环境宽松自然变大、单穗粒数增多、单穗重变高时,说明这样的品种类型补偿能力好,能够自然利用有效的空间生产更多的籽粒,这样的类型,符合当下乃至未来的小麦生产形势,应该是好的现象,我认为。

       两年前,众信麦998在河南省修武县打出了每亩900多公斤的小麦单产超高记录。

       每亩900多公斤的产量,有些人表示怀疑、不相信,但我不怀疑、我相信!

       因为,在修武,同样的环境下,不是众信麦998一个品种单打、单测,同时还有其它几个不同单位的较著名高产品种在一起种植,一起进行实打验收……最终的结果是,众信麦998每亩产量较同时测产的其它品种高出了一百多公斤。另外,在这(环境下)里,众信麦998的穗粒数明显增加,致使其单穗重达到了2.7克多。

       有不少人说,这样的“特定环境”,用这样的高“投入”“堆”出来的高产,没有实际意义、没有代表性,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等等!

      那我要问您了:您想要说明什么问题?您认为什么样的结果才有代表性?您千万不要告诉我说是种到农民地里,才如何如何?

      高产栽培,就是要有好的基础条件,就是要有较为科学合理的投入,就是要想尽办法,让品种与产量有关的潜能都充分的发挥出来。不是谁(任何一个品种)通过像“堆”众信麦998一样的“堆”,都能够“堆”出众信麦998的每亩900多公斤的产量。

      当众信麦998在上述这样的环境下,每亩单产达到了900多公斤时,当其它也较为不错的品种在同等环境下,产量明显逊色于众信麦998时,我们、包括更多的好抬杠的、好钻牛角尖的人,就都有正事琢磨、有正事干了——对!就是在每亩900多公斤的基础上,如何再大幅度的将产量提高?再大幅度提高单产,最明显的限制因素是什么?每亩900多公斤时,还有什么“因素”可以再度挖掘?

       我记得,数年前我写过一篇题为《小麦栽培专家更适合搞小麦高产育种》的文章。文章的意思就是与刚刚我们说到的意思差不多。小麦栽培家们,干的就是如何将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弄的更高、弄到极致的活儿。当某一个小麦产量到了“极致”时,限制产量再度提高的因素也就出来了,这就是我们育种家该抓住的“问题”、“矛盾”……如此,我们再搜集亲本,再组配、再选择的具体“目标”是不是就有了?是不是就非常的明确啦?

      我总觉得,栽培家们,干栽培是一件挺“痛苦”的事儿,因为在他们搞高产栽培试验过程中,他们能够发现限制品种产量再度提高的“问题”或“矛盾”所在,但又没法用栽培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时,剩下的就是痛苦了!

      所以,有些小麦栽培家不想再痛苦下去了,他们要自己干、转行搞育种了,譬如王志敏老师等。(说的有点跑题哈!)

      我们做小麦育种,更多的时候是在去发现品种、材料的潜能,而后去利用这些潜能。当小麦品种、材料的产量潜能我们没有发现时,我们就不知道接下来的育种该如何“下手”,从哪里“下手”?

      很多过去的一些“观念”、“说法”,或一些很高级书本上的东西将有时也能够将我们给“固定”住,甚至在我们遇到了一种现象、一种与我们认知不一样的说法时,张口闭口都是一些过时的、“老的”套路和观点,譬如就小麦灌浆的事儿,就有老掉牙的什么“两长一短”,什么“千粒重不能太高”,什么“生物产量要匹配”等的过时说法。

      这些说法,忽略了植物自身的“智商”,忽略了植物自身的调整机制,更忽略了“速度”和“效率”。

      同样的道理,我曾经说过,刘翔跑完百米跨栏,用的时间是12秒88。同样的长度、同样是跨栏,让我们或比我们强一点的人去跑、去跨,就是给我们20秒,我们也跑不下来,为什么?

      是我们没有那“能跑”、“能跨”的潜质!是我们没有刘翔的那个速度!

      很多年前,听说世界马拉松冠军王军霞的教练马俊仁给他的运动员鸵鸟肉吃,意思是吃了鸵鸟肉,运动员的大腿就有劲儿、就能跑、就跑得快……王军霞,就是吃了鸵鸟肉后跑成了世界马拉松冠军的。

       但同样的鸵鸟肉,给我们吃再多也是糟蹋,绝跑不成冠军!这说明什么?

       潜质!基因型!或“那棵蒿子”!

       好多事儿,做成与做不成其实与努力关系不大,而能够及时发现好不同个体的内在潜质、发现好的基因型,要比光努力、光肯干效果好。

       就小麦灌浆来说,不同品种间、材料间籽粒灌浆速度差异很大,我们不能总拿那些“慢”的来说事儿,不能总强调“时间"和“时间”!应该看“速度”——灌浆速度!

      小麦育种就的根本就是选择——选择有特点、有潜质的材料来用;选择具备了目标特点、潜质的后代进行比较,最终目标肯定会实现。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