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2024年种业怎么干?陈学庚、李家洋、罗锡文等10位院士这样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2-19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浏览次数:1133
 
       2023年是丰收的一年。全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迈上2亿亩台阶......一串串喜人的数字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农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坚守奋斗。

      其中,以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学者们躬身入局,为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推进贡献了源源不断的鲜活智慧。期间,陈学庚、李家洋、罗锡文、赵春江、印遇龙、康绍忠、张绍铃、王强、王汉中、汪懋华等农业院士们就“种业创新”“智慧农业”“颠覆性技术”“农业现代化”“科技人才”等关键议题展开讨论,透视“未来种业”,找到发展2024年我国种业发展的关键任务和行动路径。

       01

      陈学庚院士:提高种业机械化水平,端稳中国饭碗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表示,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种业是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种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现代种业发展。

      但我国种业发展中仍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不容忽视,如一些农作物品种,尤其是蔬菜、花卉、畜禽良种对外依存度较高,粮食作物育种关键环节基础薄弱,机械化水平较低。种子生产机械化攸关种业振兴,机械化水平反映育种周期长短、种子品质高低。我国种业机械化发展整体基础薄弱,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种业装备企业规模小、装备功能少、结构性能有待优化、自动化控制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陈学庚表示,这些关键核心技术、短板弱项,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有“经历风雨洗礼”,才能看到“美丽风景”,取得“沉甸甸的收获”。

      陈学庚希望,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种业装备分会能集成和共享科技资源,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难关,破解一批“卡脖子”问题,集成创新一批实用模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产品,提高我国种业机械化水平,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

      02

      李家洋院士:中国人的饭碗里要装中国粮

      2024年2月2日,安徽省在京院士座谈会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在会上表示:无农不稳,粮食安全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根基。一直以来,党和国家把粮食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碗里要装中国粮。

      安徽是农业大省强省。去年,安徽粮食产量达830亿斤,这个数据清晰地告诉我们安徽在农业粮食生产方面的重大贡献和地位,但是面对这份成绩,不能掉以轻心。从种子到种源,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要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李家洋表示,希望自己能为安徽在食物安全方面扎扎实实做点事,无论是品种的培养还是关键技术的突破。也很高兴看到安徽在重大科技发展上做得特别好,更期待安徽能打造出属于农业领域的大科学装置。

      03

      罗锡文院士:振兴中国种业,需要强大的种业装备做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指出,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0世纪以来,农业机械的广泛采用,农业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而且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对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农业的“芯片”。罗院士强调,振兴中国种业,需要强大的种业装备做支撑。与我国大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相比,目前我国种子生产、加工全过程机械化率还不足5%,种业装备技术创新的持续性、生产体系的完整性、产品类型的丰富性和作业性能的稳定性等,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普及性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种业装备分会的成立,能团结和带领种业装备领域的科研、开发、生产、推广、应用等单位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04

      赵春江院士:智慧农业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4年2月,赵春江院士在专访中表示,农业是关系民生的一件大事,要把计算机这种工具应用到真正解决农业生产当中的实际问题中去。智慧农业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前在2023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上,赵春江院士作了题为“农业机器人展望”的主题报告,他提到现阶段我国在农业机器人领域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仍旧明显。首先是农业工艺与机械设备结合的不够紧密;其次,国内稳定性、故障率、易用性等指标不理想;再次,农业机器人生产成本较高,而生产效率却偏低;最后,现有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不高,核心算法差距显著。

      农业环境具有典型的非结构化特征,且存在若干不确定的干扰性因素,对农业机器人的适应能力、定位能力、灵活操作能力和行为规划能力提出了挑战。未来要发展农业机器人,就要解决当前农业机器人作业效率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关键问题,提升感知算法、规划算法、控制算法和机械臂性能等。

      目前,农业机器人主要涉及5大关键技术,分别是物境信息智能感知技术(眼)、智慧决策与智能控制技术(脑)、灵巧臂手精准作业技术(手)、自主导航稳定行走技术(脚)以及端-边-云协同机器人系统构建技术。但随着农业机器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将被引入,深度学习、人机共融、触觉反馈将会成为农业机器人主要技术创新方向。

      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国际农业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信息化的串联式发展过程,现在已进入了智慧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阶段。主要发达国家在加快布局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等,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05

       印遇龙院士:想创新,首先需要脚踏实地

      2024年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和方法路径。他表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支撑,必须具备能担当重任的能力与素质。

      印遇龙从事农业创新研究和猪的养殖工作已有40多年。要想成为一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就要掌握丰厚的专业知识,必须亲临生产一线。拿养猪来说,只有真正熟悉养猪场的各个生产环节,才能发现问题,取得可应用于实际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研究成果。想创新,首先需要脚踏实地,掌握好基本技能。

      其次,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及时掌握最新的农业科技理论与方法。现代农业已经进入智能化的新阶段,很多研究都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新技术,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比如智慧养猪,就需要与计算机大数据专业相结合。我总是鼓励我的学生要多与其他领域的学者交流,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实现交叉学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积极构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体系,强化人才培养政策支持。作为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要大力培养选拔青年人才。年轻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要给他们提供条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研究,厚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土壤。

      06

      康绍忠院士: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新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表示,从世界农业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现在更加强调学科专业交叉,需要积极推进数字化的教育转型,动态调整专业和课程体系,推动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以满足应对气候变化、食物安全、营养与人类健康、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梳理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是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不够,对新业态引领和支撑不足。二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薄弱,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三是专业课程体系更新缓慢,通识教育课程质量堪忧,教材整体质量亟待提高。四是实践与创新教育资源有限,制约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包括课程实验探索性内容较少,学习的深度不够,基地建设机制不太成熟,科研训练机制仍需健全,还有国际化视野培养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样一些状况,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动中国农大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的建设。

      一是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技术等与传统农业工程类专业的交叉融合,创新本科专业内涵,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的交叉融合,促进传统专业的改造和升级,催生出智能农业工程、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业水利、智慧乡村建筑与规划等新农业工程类专业方向。

      二是从注重学生知识学习向提升素养转变,从专业教育向专业+通识教育并重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培养向通专交融转变,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从课堂讲授、到研讨、实验、设计、实训到竞赛,构建多元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为最终目的。

      三是打造一流核心课程,这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四是倡导多元实践创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如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本研一体融通式工程教育、学科竞赛体系、国际深度合作与国际竞赛等多种措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

      07

      张绍铃院士:围绕种业振兴,共同奔赴“梨园梦”

      2023年11月22日,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绍铃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率先破解梨树自花授粉不结实的产业问题,领衔完成国际首个梨全基因组图谱和蛋白组全景图谱,实现了南京农业大学的梨研究从无到有、到国内一流、到国际领先的“三级跳跃”。

      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总书记关心的、老百姓期待以及农民们关注的结合起来。下一步梨产业发展将重点围绕种业振兴、提高果实品质和省力增效三个方面下功夫,着重解决梨产业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产业升级、农民致富和梨果的优质、安全、周年供应,尽可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虽然我国梨研究的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从梨生产大国到世界梨产业强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希望青年科研工作者们紧扣“专、实、准、攻”这四个准则,做到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围绕特定的科研问题或者方向,保持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拧劲儿”,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共同奔赴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梨园梦”,共同拥抱“梨业强、梨农富、梨园美”的明媚春天。

      08

      王强院士:聚焦颠覆性技术,引领未来食品产业发展

      2023年11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王强表示,颠覆性技术到现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夺的关口地带。

      从国家视角去定义,颠覆性技术是以科学技术的新原理、新组合和新应用为基础,开辟的全新技术轨道,是国家现有基础能力、结构等重构的战略性创新技术。具有前瞻性、突变性、超越性和时效性等特点。颠覆性技术受到全世界高度关注,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或成立专门机构来推动其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颠覆性技术的创新,最早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突出颠覆性技术创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也做了相关部署。

      食品合成生物学、食品精准营养与个性化制造、食品装备智能制造、增材制造(3D打印)、全程质量安全主动防控、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产业链等,是前些年科技部提出了2020-2035年食品领域的六大颠覆性技术。其中,不论是高水分挤压技术,还是人造奶油新技术,植物蛋白颠覆性技术一定引领会未来食品产业发展,并催生出一批食品加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看到智能化、数字化植物蛋白食品加工厂;可以吃到蛋、奶植物蛋白或细胞工厂生产的植物基肉;可以享受到为你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营养健康食品、3D打印的特殊营养膳食、机器人服务的无人素食餐厅等场景。

      09

      王汉中院士:未来农业新赛道,珍稀营养素的生物合成

      2023年1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表示,当前生物合成正在成为农业领域的一大热门话题。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和生物合成这三个概念常常被混淆,我们需要进行厘清。

      合成生物学是设计并构建具有特定生理功能新生物的理论与技术,它是一个学科。合成生物则是设计并构建出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生物,例如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而利用设计并构建出的新生物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和产业,就是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具有快速、高效、绿色三大优势。相比化学合成更加绿色、成本更低;相比传统农业则拥有可设施化和规模化、24小时不间断、不分季节、不受环境影响等特征,能够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

      珍稀营养素的生物合成,应该是未来农业新赛道之一。以甲基硒为代表的珍稀营养素的生物合成,拓展了人类获取有机硒的途径,也为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选择。未来,推动产品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仍是长期重点。

      10

       汪懋华院士: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智慧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发展

      2023年11月21日,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际欧亚科学院汪懋华分享了他近期对发展“智慧农业”的一些思考。

      汪懋华院士谈到,从全球发展来看,“智慧农业”是基于1980年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系统农业应用引发了农田土壤和作物的“定位农作”研究与实践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1993年末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总统宣布其全球空间定位系统(GPS)民用化,推动了精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系统的创新实践;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末,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美国IBM公司总监向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建设智慧地球(Smart Planet)建议,进而引出智慧农业概念。

      汪懋华院士认为,“智慧农业”是基于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科技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的集成体系,不是单一的技术。随着人口增长、资源制约和环境恶化,凡是能有效利用提高农业土、水、肥、药、光、热资源利用率和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信息科技与发展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技术系统,都将成为智慧农业研究的创新热点。

      在2016年3月全国两会通过的第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实施八项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1)高标准农田建设;(2)现代种业;(3)节水农业;(4)农业机械化;(5)智慧农业;(6)农产品质量安全;(7)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8)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

      最后,汪懋华院士指出,中国已经进入信息经济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推动“智慧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发展,需要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研究,更要认真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突出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驱动谋发展。

      来源 | 35斗 、新华社、农业机械、光明日报、安徽新闻网、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智慧农业期刊、华维观察等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