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作了生物育种题材科普视频,并在上海各大地铁换乘枢纽循环播放,是一次上海农业科技人员补生物育种科普短板的有效实践。
据了解,在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科教处、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指导和支持下完成的生物育种题材科普视频虽然只有短短30秒,三个层次却相当分明。首先,视频用3D动画形象地展示了生物基因折叠成染色体,被“装进“植物或者动物的细胞核中,从而向民众传递了每天都在“吃基因”的信息,即人们每天吃进去各种食物,也就吃进去了各种生物的基因。其次,通过玉米、香蕉、西瓜和猪驯化前后的图片对比,讲述植物和动物都是从野生种通过人工驯化而来,并且这一过程就是不断地进行基因选择和淘汰,其本质就是基因的改造改良。最后,视频明确传递了生物育种技术的优势就是提高基因改造的精准性和效率,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是时代的要求,并以画面的形式展示我国通过严格的科学评价保障生物育种产品的环境安全性与食用安全性。
首次在地铁换乘枢纽播放生物育种题材的科普视频,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加上播放点位及时间段、播放方式的有效组合,大大提升了视频传播效果,很多上海市民在换乘时多次观看视频,在重新认识“转基因产品“后感受颇深。记者发现,感受主要集中在四方面:原来我们每天都吃进去这么多种生物的基因;原来食用的物种基本都经过了人工选择,纯天然食物并不存在;原来生物育种技术和传统驯化的本质一样,都是基因改造;原来生物育种产品商业化前必须经过科学评价保障其安全性,国家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该基地团队成员表示,他们将继续加强科普视频的推广,力争全面覆盖生物育种的整个产业链,不断夯实理性对待生物育种的群众基础,凝聚社会共识,助力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