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菜篮子”里的“芯”力量 ——福建省福州市种业创新发展观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17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记者 赵倩倩  浏览次数:388
 
 “菜篮子”里的“芯”力量

——福建省福州市种业创新发展观察
  
 
20240417_006_05_103826
 
 
  在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琅岐镇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的蔬菜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丝瓜藤蔓。
 
  一排排郁郁葱葱的藤蔓在大棚内排列整齐,颗颗汁水饱满的西红柿果从枝叶间垂出。“这个品种的西红柿口感更甜,味道好,结果能力强,还不易裂果……”在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琅岐镇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工作人员余根耀正在整理西红柿藤蔓。“不止西红柿,这里还有丝瓜、茄子、黄瓜、空心菜等多种农作物品种展示,通过新品种与新技术的融合,充分发挥新品种展示示范作用,助力种植户增产增收。”余根耀说。
 
  种业创新是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关键环节,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推进育种创新攻关,加快青梗菜、鲜食玉米、苦瓜等蔬菜品种选育,鼓励种业企业做大做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企业育种技术创新,让“菜篮子”更稳
 
  近年来,福州市引进了多个种业项目,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种业发展规模逐步壮大。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种子服务站站长郭德章告诉记者,福州市青梗菜种子销售量约占全国青梗菜种子总销售量的30%,全市目前有持有种业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239家,2023年全市种业企业产值39.01亿元。
 
  福建金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品农业)是以青梗菜为主的绿叶蔬菜育种、良种繁育和推广的现代种业企业,组建研发了分子育种实验室等设施,拥有5000多亩良种繁育基地和200多亩育种及新品种示范基地。
 
  远处是青绿色的群山,眼下是黄绿色的菜田,蜜蜂也在田间“忙碌”起来,参与蔬菜授粉工作。在位于闽侯县荆溪镇关西村的金品农业蔬菜科研基地里,福建闽侯青梗菜科技小院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各类蔬菜秧苗进行精心管护。“这个大棚中我们放入了蜜蜂,专门辅助授粉。虽然有蜜蜂的‘帮助’,但授粉还是要靠人工,剥开花瓣,露出花蕊,再将花粉轻轻点在雌蕊柱头上……”工作人员陈梅贵说,授粉是育种的关键环节,整个过程需要格外用心。
 
  在金品农业的智能人工气候室里,各类不同品种的绿叶蔬菜茁壮生长,有些已经开出黄色的花朵,长出菜籽。“蔬菜对生长坏境有较高的要求,一年四季气候不齐,为保证育种工作顺利高效进行,智能人工气候室很有必要。”金品农业董事长方勇介绍,智能人工气候室能够模拟和调控蔬菜生长的各种环境因素,根据实验需要分时段设定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度,为蔬菜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缩短育种时间,为育种工作提供助力。据了解,金品农业研发的杂交系列青梗菜种子年销量50多万公斤,年推广面积达180多万亩。
 
  在福建田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育种农场,苦瓜果挂满枝头。作为福州市种业科技创新龙头企业,该公司成立十多年来专攻苦瓜品种培育,市场占有率约30%,年推广种植面积10余万亩。“种子在山东、四川、福建、江西等苦瓜主栽市场上都有销售。”福建田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龙告诉记者,他们根据不同区域特征培育推广不同的品种,目前共收集苦瓜种质资源1000余份,培育出苦瓜品种50多个,亩产值达1-3万元,带动不少地方通过苦瓜栽培,形成优势产业,让上万余农户走上种瓜致富的道路。
 
  郭德章介绍,近年来,福州市有10多家种业企业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浙江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加强合作,合作项目近30个,项目金额超过2000万元。2023年有5家企业9个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在2023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5批拟授权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名单中,福州市有8家企业15个品种获得授权。
 
  加速育种智能化,产学研协同推进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走进雪美农业琅岐基地种苗繁育中心的温室大棚,只见经工厂化育苗后一株株晚稻秧苗、青梗菜苗等长势喜人。“福州地区时有台风发生,所以水稻需要具有矮秆、抗涝等特征,生育期也要短,最好在110-120天左右。”福建雪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向雪告诉记者,温室大棚里刚播下不久的“甬优4949”水稻种子已经从土壤中钻出嫩芽,再过些日子它们将通过机械化插秧,转移到周边农户的农田里继续生长。
 
  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精准施肥等智慧农业技术已经成为繁育中心的运转新模式。在这些智能化设备的加持下,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育苗周期和提升种苗品质。“秧苗成活率有98%,相比传统育苗方式,亩产增加约200斤,成苗周期从30天缩减至20-25天。在技术上也更有保障,能够有效解决农户‘育不了’‘管不好’的问题。”李向雪说,公司2023年育出蔬菜苗8000万株,秧苗26.5万盘供大田机插秧2.1万亩,这种现代农业的服务方式在国内已成为主流趋势。
 
  “从前期育秧,到后期插秧、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操作,一改往日的传统种植方式,不用人工了。”当地水稻种植大户张春钦向福建雪美集团有限公司订购了350亩的水稻秧苗,“种子的质量和催芽成活率都有保障,销售也不用担心,一条龙的订单模式,我们种起地来也比以前省力了不少。”
 
  土壤湿度3.3%RH、空气温度21.6℃、二氧化碳528PPM……在福建省种业创新中心(琅岐)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的数字农业云平台大屏幕上,农作物生长环境信息一览无余。基地负责人叶孝建介绍,该基地占地311.5亩,与科研院所、大学、企业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以水稻、玉米、甘薯、花生、西红柿、黄瓜、西瓜、甜瓜等农作物种苗繁育推广为主,持续加强科研单位、种业企业和种植户的上下游对接,带动种业创新成果转化。2022年8月被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认定为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
 
  截至2023年,基地共开展了水稻、蔬菜、玉米、瓜果等近5000个农作物新品种和组合展示评价,组织近50场展示评价活动,促进了种业创新资源的互通共享,搭建了种业企业“看禾推种”和种植户“看禾选种”的平台。据了解,在基地内还建设有1万立方米蔬菜保鲜冷藏库和5000多平方米冷链配送中心,可储存蔬菜2000吨,通过冷链运输车和“互联网+营销”模式,日销售蔬菜达100多吨,帮助周边农户解决农产品销路难的问题。
 
  加大政策支持,净化种业市场
 
  2022年11月,福州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海渔局、财政局联合发布了推进种业振兴六条措施实施方案,对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等12个方面进行奖补,2023-2025年每年计划安排财政资金约1000万元。此外,还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提出“十四五”种业发展规划和目标任务,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原种场、种苗繁育基地和农业农村部新授权的新品种进行奖补。
 
  在种业市场净化方面,福州市定期组织开展动物防疫法、种子法、福建省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持续开展种子监管执法年活动。2023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518人次,检查种子生产经营主体207个,立案办理种子违法案件2起,罚没金额3.257万元。
 
  实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以来,福州市各级农业执法部门着力净化种业市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重点对辖区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加大巡查力度,持续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对种子市场的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群体进行执法专项行动,打击侵犯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权等违法行为,努力让农民群众用上优质、安全、放心的种子。
 
  “去年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组织对种子经营单位进行蔬菜种子抽检,经检测全部合格。”郭德章说,在强化品种权保护方面,福州市开展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普法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福州市种业知识产权法制化水平。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张宏彦表示,下阶段福州市将根据省、市两级种业工作有关部署,以“一镇两园”(永泰大洋镇鲜食玉米种业为主的市级农业强镇和闽侯、琅岐的市级种业产业园)为抓手,强化各项政策落实,支持创新育种攻关,进一步促进福州市种业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