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是国家立足的基石,粮食安全更是“国之大者”。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粮食生产大国,农作物的生产经常被拿来做比较。
在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占有重要分量。2021年,我国小麦总产量达到了1.369亿吨,占世界总产量(7.76亿吨)的17.6%。所以,我国的小麦生产底气十足,稳稳地把饭碗端在了自己手里。而美国在2021~2022年度,小麦的总产量只有4350万吨,差距相当明显。
粮食安全的根源还是在生产上。那么,我国小麦的生产能力究竟如何?亩产量能达到多少?中美两国相比,差距又有多大呢?通过客观分析两国小麦生产的优势与劣势,相信大家最终会得到答案。
先看美国:一亩小麦能产多少斤?
小麦是美国的三大大田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玉米和大豆,品种主要分为五类:硬红冬小麦,硬红春小麦、软红冬小麦、白小麦以及硬粒小麦。
美国的小麦集中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麦田种植区跨越2400公里的沃土,这一南北中轴带就是世界著名的“小麦带”。各州小麦种植因地制宜,优势区位于“两大一小”三角地带,两个大三角地带分别以北达科他州和堪萨斯州为代表,小三角地带则以华盛顿州为主,其地位类似于我国的河南、山东等小麦强省。
美国小麦种植面积
在单产方面,2000年以来美国小麦的最低亩产量在300斤以上,但波动起伏较大。2010~2020年,平均亩产量趋于稳定,其中2019年的亩产为447斤,2020年为430斤,创纪录的高产出现在2016年,平均亩产量约为456斤。整体来看,现阶段美国小麦的亩产量位于300~500斤的区间内。
正常情况下,“小麦带”能取得连续性高产,主要原因有二:第一,自然环境优越。温带大陆性气候强,土壤肥沃,地表水源相对充足;第二,种植面积广,能产生规模效应,单产、总产有一定的“保底基础”。在风调雨顺的年份,美国小麦总产量能达到6000万吨左右。例如在2012~2013年,总量就接近5800万吨,排名世界第三。
但如果遇到极端气候,小麦的总产量和亩产量就将大幅下降,今年美国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2021年12月,美国农业部曾发布一份小麦生产的干旱监测数据,数据显示约有53%的冬小麦产区正在经历干旱。到2022年3月,干旱区的面积进一步增加到了70%左右,这意味着美国最重要的小麦品种正在遭遇缺水危机,平均亩产很可能会下调缩水。
在美国,冬小麦的贡献率高达70%~80%,而春小麦只分布在北部的少部分州,所占比重很低。另一方面,美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较强,总产量中约有50%用于出口,30%用于国内食品消费,另有10%用于牲畜饲料的生产,5%用作种子消费。
出口导向明显、冬小麦遭受干旱威胁,俄乌局势又开始引发粮食供应危机,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美国陷入“囤粮焦虑”也在情理之中了。
再看中国:小麦亩产究竟能达到多少?
中国的小麦生产是世界农业的一大奇迹,不仅彻底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连续多年实现了高产、稳产,亩产量持续提高,表现出了惊人的“稳健”走势。
从2004年开始,我国小麦进入稳步上升阶段,国家通过出台粮食补贴、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普及农业机械等措施,提高了农民生产小麦的积极性,生产能力节节攀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小麦总产量为1.369亿吨,种植面积为2356.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出小麦5810.6公斤,折合亩产量约为775斤。2020年,我国小麦的平均单产为5742.09公斤/公顷,亩产量约合765.6斤,比90年代末增加了3~4成。
所以,我国小麦的平均亩产在700~800斤的范围内,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人可能会说了,中国的小麦出口占比少,国际竞争力低,是因为小麦品质不佳,没有美国小麦好。这种说法有一定根据,但要注意的是:我国向来注重追求小麦的产量,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大,在应对危机前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牢牢守住“天下粮仓”。
至于小麦的质量,我国在上个世纪确实有所忽视,但目前也正在转型试点当中。比如:从1998~2015年,我国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本世纪初还发布了《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试行)》,明确指出我国小麦应以中筋和中强筋小麦的种植为主,在商品率高的地区发展强筋和弱筋小麦。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小麦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尤其重视小麦品种的专业化。在此前划定小麦优势产区的基础上,河南、山东等地的麦农正在转型专业化种植。比如在河南的延津县,小麦种植逐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新型农业公司和合作社大量涌现,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分散式的种麦格局。
如此一来,原本多品种的“混种混收”就被统一整合成了“专种专收”,通过统一供应麦种、连片种植,大大提高了小麦品质的专一性,机械生产效率也有所提升。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国在实现高产稳产的同时,更能实现“优产”。换句话说,就是既保证饭碗端得牢,又保证饭更香更健康,用小麦面粉制成的专用食品也能更加多样化。
对比分析:中美小麦的优势与劣势
中国和美国的小麦生产各有优势,但也各有劣势。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能得出很多有益的经验,对我国今后小麦的生产具有启示意义。
首先,我国的优势在于强悍的总产量和亩产量,而且表现得非常稳定。在全球小麦的主产国中,我国的产量遥遥领先:
目前,全球小麦的主产国有中国、印度、俄罗斯以及美国。其中,印度的小麦亩产量为400~500斤,俄罗斯小麦平均亩产则为350~400斤。我国小麦的亩产量大约是俄罗斯的2倍,印度小麦的1.6倍,美国小麦的1.7倍,这一成绩确实可圈可点。
其次,我国小麦的短板也很明显,分散程度高,规模效应不明显,小麦品种多而混杂,配套技术推广较慢。此外,我国小麦的生产投入也很高,亩产利润率低,除去化肥、机械收割、播种等费用后,一亩小麦的实际收益差强人意。这也导致麦农一味追求高产品种,而忽视了优质品种。
对于美国,小麦生产的劣势是单产和总产较低,优势是机械化程度高,规模效应强,综合效益好。据统计,美国的大型农场(经营规模5000公顷以上)也只有2~3人,小麦种植品种单一,专业化程度高,农民的生产能力更强。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小麦的生产成本比我国更低。以2014年为例,我国麦农平均每生产一亩小麦需要投入965元,而美国农民只需投入318元,是我国的1/3。美国更具成本优势的项目在种子、农药、化肥等费用上,再加上机械化程度高,因此农户的收益也很可观。
总结
总体来看,中国小麦的平均亩产量为700~800斤,美国则为300~500斤,我国小麦的单产是美国的1.7倍左右。
中美小麦生产各有优劣。美国小麦虽然单产不及我国,但是生产的机械化、种植的规模化以及品种的专业化都值得我国借鉴。在保证稳定高产的基础上,促进品质提升,这也是我国小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