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当前警惕成熟前小麦的“三病三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16  来源:农业科技报  浏览次数:337
 

  5月,小麦进入灌浆期,这段时间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赤霉病的防治也接近尾声,但还不能松懈,在小麦成熟期还有“3病3害”要注意防范。

  三病

  小麦锈病。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产生疤疹状病斑,很少发生在叶鞘及茎秆上。秆锈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子粉。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粉。

  防控:可用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30-40克/亩,或30%己唑醇8-12毫升/亩,或20%丙环唑乳油35-40ml/亩进行防治。

  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穂部。

  防控:可用吡噻菌胺、戊唑醇、嘧菌环胺和啶酰菌胺、氟硅唑、甲基硫菌灵、硝苯菌脂、氟菌肟菌酯等药剂防治。

  小麦全蚀病。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

  防控:1、药剂防治可选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30毫升/亩;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60克/亩+25%腈菌唑乳油45-55毫升/亩;40%氟硅唑乳油20-30毫升/亩。2、对于小麦全蚀病较重的田块,可增施有机肥,每亩用5克菌丹+枯草芽孢杆菌+中微量元素1000克配方组合,对小麦全蚀病防治效果有显著功效。

  三害

  早衰。小麦灌浆期对磷钾肥需求量比较大,而后期小麦根系活力下降,从土壤中吸收供应的养分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小麦灌浆的需要,最容易形成脱肥和早衰,干尖、枯叶、发黄、发白、发红、发黑等变色。因此,做好应对措施非常重要,不要等危害到来了再处理,更不要等早衰出现了再挽救。

  倒伏。小麦灌浆后期,头重脚轻,遇到风雨天气容易造成倒伏。那么,现在只能通过小麦的活秆成熟来减轻倒伏危害。我们不能预防倒伏发生,但可以做到保护小麦加速它的灌浆过程,使之在倒伏到来前灌浆更多。

  干热风。麦株的芒、穗、叶片和茎秆等部位均可受害。从顶端到基部失水后青枯变白或叶片卷缩萎凋,颖壳变为白色或灰白色,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

  防控要点

  巧浇麦黄水。在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根据小麦群体、天气状况、土壤墒情,在干热风来到之前浇一次麦黄水,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减轻干热风危害。麦黄水在乳熟盛期到蜡熟始期浇。

  叶面喷肥。在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用1%-2%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2%-4%过磷酸钙浸出液或15%-20%草木灰浸出液作叶面喷肥,每亩每次喷洒20-100公斤,可以加速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

  叶面喷醋。在小麦灌浆初期,用0.1%醋酸或1:800醋溶液叶面喷施,可以缩小叶片上气孔的开张角度,抑制蒸腾作用,提高小麦植株抗干旱、抗干热风能力。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