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钱前院士:打造全球种业科研战略高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7  来源:瞭望  浏览次数:969
 
      ◇努力把南繁硅谷建设成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种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种业科技国际合作大平台和种业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
 
      ◇育种4.0时代要实现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AI+BT+IT”融合,这就要从资源入手,加快支撑智能设计育种的种质资源表型和基因型数字化,将种质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育种创新优势
 
      ◇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已经明显呈现出高科技、高投入、大规模的“两高一大”特征。其中,高科技排在首位,既要能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又要有高水平装备条件,为此,种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就是高水平种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条件能力保障共同驱动的种业创新
 
      nanfan
 
      海南拥有天然的光温资源优势,是我国种子育种加代独一无二的战略宝地。从1983年踏上南繁之路开始水稻育种工作,钱前像候鸟迁徙般的众多育种人一样,每到冬天便来到海南进行种子繁育。如今钱前已与海南结缘40载,他见证了南繁巨变——南繁硅谷已集聚一批种业创新科研单位和企业,建设一批种业创新重大平台,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产学研一体化的种业创新发展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就是要把南繁硅谷打造成全球种业科研战略高地。未来,这里将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面向全国、服务全国。”钱前表示,在新的历史坐标点上,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作为立足南繁硅谷、以种业创新为己任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南繁硅谷一样,都处于各项事业开创阶段,要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求创新。
 
      1  “中国饭碗”的底部支撑
 
      《瞭望》:在筑牢中国饭碗坚实底座方面,南繁发挥了怎样的独特作用?近年来展现出怎样的新气象?
 
      钱前:海南岛北纬18度地区的独特气候条件,使其成为我国天然的大温室,可以在冬天加速一代育种进程,为育种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每年冬天全国各地的育种科研人员,都像候鸟一样汇聚到海南三亚、陵水、乐东等地开展南繁育种工作,科研人员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凭借中国人民特有的勤劳与智慧,跑出了中国人的育种加速度。
 
      70年代初,袁隆平先生领衔的科研团队,在三亚发现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后,19家科研单位近万人的育种大军集智攻关,仅用3年时间就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同期,新疆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吴明珠带领团队与众多育种家进驻三亚开展瓜果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一努力让中国人民实现了“吃瓜自由”,丰富了中国人民的餐桌。
 
      一直以来,科技人员在南繁这里交换种质、分享育种经验、引领技术创新,因而这里也成为种业科技创新的大本营。如今南繁育种已走过70多年历史,我国2万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中有七成以上经过南繁孕育。
 
      尤其值得高兴的是,近年来我国的麦类作物也在海南实现了南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进考,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在乐东实现了小麦南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郭刚刚等在海南五指山市进行大麦南繁实验,越来越多的农作物实现南繁育种加代,更加稳固了中国饭碗的底部支撑。
 
      《瞭望》:《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已经印发,从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到南繁硅谷,南繁基地迎来怎样的新使命?
 
      钱前:《规划》以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对南繁硅谷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从功能布局上说,主要是“一城两地三园”。“一城”是南繁科技城,定位于种业创新、支撑保障、合作交流、贸易服务等功能;“两地”是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是育种材料加代、鉴定、扩繁和种质资源引进中转隔离检疫、评价利用的关键支撑;“三园”是农作物、畜禽、水产三类现代种业产业园,是育种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从定位上说,就是要努力把南繁硅谷建设成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种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种业科技国际合作大平台和种业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从南繁基地到南繁硅谷,从种业人才的汇聚到种业创新的品种选育,再到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科技型种业公司的创立,正在全面推动中国现代种业的产学研一体化,为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注入新动能。
 
      2 打造种业科技创新高地

      《瞭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在引领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抢占全球种业科技战略制高点上如何发挥支柱作用?它与南繁硅谷的其他科研平台构成怎样的创新生态?
 
      钱前:南繁硅谷持续推进重大科研关键共性平台建设,包括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目标是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新赛道、新种源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中,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定位于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创新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从解决当前重大迫切需求和抢占未来制高点两个方面出发,围绕种子创新与种业全链条布局,积极统筹整合国内外现有科技创新资源和国内优势力量,建设成为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生物育种核心战略科技力量。
 
      其他各个科研平台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着力开展公共技术支撑、开发应用、合作交流、企业培育等工作。共同贯通种业创新链上下游,有效促进创新、转化、应用一体化,合力打造共建、共享、共用的种业科技平台新高地。
 
      《瞭望》:全球种业进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育种4.0时代,南繁硅谷围绕种业前沿技术进行了哪些布局,重点聚焦哪些“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钱前:作物育种历经驯化选育1.0、杂交育种2.0、分子育种3.0时代,如今分子设计育种4.0时代正从理论变成现实,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智能设计育种方向发展。育种4.0时代要实现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AI+BT+IT”融合,就要从资源入手,加快支撑智能设计育种的种质资源表型和基因型数字化,将种质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育种创新优势。开发育种预测新算法,汇聚育种大数据,加快实现数字辅助育种,还要与生物技术结合,利用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和技术实现种质创新方式转型升级,开创智能育种新赛道,保障我国种业安全。
 
      此外,在野生稻种质资源方面,通过促进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创新建立起全球野生稻联盟,整合全球野生稻资源多生态区联合鉴定评价,寻找颠覆性、革命性基因资源,为未来水稻产业提供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基因。
 
      3 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商业化育种体系

      《瞭望》:南繁硅谷已汇集一大批农业科研单位、种业龙头企业,如何通过科研体制机制创新,集聚各方优势协同攻关,构建科企深度融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钱前: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育种企业未来将逐渐走到种业科技创新舞台的中央,科企深度融合是现阶段加速商业化育种体系构建的重点,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正在加快推动科企融合体制机制创新。
 
      在机制创新方面,着力孵化种业CRO(育种科研全流程的研发外包服务)创新业态,明确以生物育种产业化为方向,支持生物育种、数字辅助育种、智慧表型观测等技术在CRO服务中的应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种业CRO模式发展实施方案》已出台,在全国率先制定种业CRO组织认定管理办法。
 
      在政策支持方面,为支持南繁种业高质量发展,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印发了《关于支持南繁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通过奖补政策,对标生物育种、检验检测、田间育种测试等技术服务方向,从配套设施设备升级、技术创新、技术转化等方面深化研究对企业的扶持政策。
 
      在汇聚资源方面,围绕种业科技创新高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布局设立省级揭榜挂帅、联合项目、崖州湾菁英人才科技专项等项目,通过项目支持撬动社会和财政资金,引导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投入开展育种研究。
 
      《瞭望》:种业新质生产力有哪些表现?

      钱前: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已经明显呈现出高科技、高投入、大规模的“两高一大”特征。其中,高科技排在首位,既要能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又要有高水平装备条件,为此,种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就是高水平种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条件能力保障共同驱动的种业创新。
 
      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在种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出现几个新气象。一是企业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如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通过基因挖掘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再到加强技术储备,充分展现出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实力和快速发展态势。二是种业创新跨界发展。如南繁硅谷与阿里巴巴等开展跨界合作。借助IT巨头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共同推动育种资源的数字化升级和向智能育种方向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不仅如此,双方还共同加强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具备数字化技能和农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共同加快培育种业新质生产力。
 
      南繁硅谷作为培育种业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在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建设这一国家重点项目支持下,打造保障国家级科研实验基地和科研育种平台,助力南繁硅谷建设。截至2023年底,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吸引汇聚各类高层次人才863人,为南繁硅谷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科研人员用实干和担当,搭建全流程智慧育种平台,其数据容量、运行速度及数据安全措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大模型大算力优化加速、人工智能算法加持下,将作物表型、基因型海量数据与先进的算法结合,充分利用种子精准设计与智造创新平台,为精准设计育种体系提供技术支撑,为育种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还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