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黄淮海夏播玉米生产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7  来源:综合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353
 
  夏玉米播种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上旬黄淮海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局部可能发生旱情,将对夏玉米播种、出苗不利。针对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情况,黄淮海夏播玉米生产技术特别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选良种,提高种子质量。科学选用熟期适宜、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综合性状优良,特别是耐密植抗倒伏能力突出,对干旱、涝渍、高温、寡照等非生物逆境具有较强抗耐能力的优良玉米品种。北部应注重选择熟期早、耐旱性强的品种;南部应注重选用熟期适中、抗锈病、耐高温能力强的品种;籽粒直收地块则更应注重选早熟、抗倒、脱水快、适宜机械直收籽粒的品种。选购高质量包衣种子,发芽率应达95%以上,满足机械单粒精量播种要求。
 
  (二)贴茬直播,提高播种质量。压茬推进冬小麦收获和夏玉米播种工作,抢早播种、贴茬直播夏玉米。一般60厘米等行距种植,播深3—5厘米。可选用多功能、高精度、种肥同播的玉米单粒精播机械,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注意秸秆还田后清除播种沟上附着物,去除病虫适生场所;做好种、肥隔离,避免烧种烧苗;建议选用高质量专用控释肥,延长肥效。播种时墒情不足,可先播种,播后及时补浇“蒙头水”。中南部应在6月上中旬、北部应在6月20日前完成播种。
 
  (三)合理密植,提高群体质量。根据品种特性及生产条件等确定适宜种植密度,提高整齐度,构建高质量合理群体结构。一般地块亩保苗4000—4500株,耐密品种和地力水平高、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可适当提高保苗密度至5000株左右。及时喷施除草剂,有效防控田间杂草。去除田间小、弱、病株,提高群体整齐度。对种植密度偏大、生长过旺地块和风灾倒伏频发地区,可在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酌情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
 
  (四)科学运筹肥水,提高利用率。苗期适当蹲苗,促进根系下扎和基部节间粗壮,提高植株抗倒能力。遇涝灾,及时排水。高温来临前,及时灌溉,降低植株温度和田间温度。前茬小麦秸秆还田地块以施氮肥为主,适当增施钾肥和补施微肥。其中,1/3氮肥和全部钾肥、微肥随播种侧深施,其余2/3氮肥于小喇叭口期前后机械侧深施(深10厘米左右)。施肥后,若土壤墒情不足应及时浇水,有条件的推广水肥一体化,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五)加强监测,推进防灾减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警,重点防范夏伏旱、洪涝、高温热害、台风等灾害。密切关注病虫情况,加强二代粘虫、草地贪夜蛾、蚜虫等重点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尤其是5月以来草地贪夜蛾北扩速度加快,黄淮海夏玉米苗期与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高峰期吻合,需重点关注。应大力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遏制病虫暴发为害。
 
  (六)适时收获,确保颗粒归仓。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情况下,根据籽粒灌浆进程和乳线情况适时晚收,机收果穗或直收籽粒。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以防霉变,提高产量和品质。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