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全国耐盐碱小麦种业创新现场观摩会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9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记者 祖祎祎  浏览次数:323
 
  近日,全国耐盐碱小麦种业创新现场观摩会在山东东营召开。活动田间展示了我国小麦耐盐碱育种联合攻关阶段性创新成果,推介发布了京麦12、京麦188、小偃60、济麦60、航麦802、捷麦20、沧麦6005、山农40和连麦10号等9个耐盐碱小麦新品种,并研讨交流下一阶段攻关目标任务。
 
  会议观摩了正在开展耐盐碱鉴定的700余份新品系和52个新品种。其中,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航麦802耐盐性达到1级,在中度盐碱地种植亩产可达450公斤以上,在平均盐碱度为3.32‰的土壤条件和全生育期不浇水的条件下,该品种亩穗数为43.7万,穗粒数为35.2粒,展现出了良好的丰产潜力;济麦60越冬抗寒性较好,在轻度盐碱地种植亩产达580公斤以上。
 
  “以种适地”是国家开发利用盐碱地、增加粮食产能的重要战略部署,加强耐盐性作物新品种培育成为必然之举、关键之措。国家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介绍,近年来,我国汇聚各方优势力量开展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种质资源上,先后开展12种农作物耐盐碱资源精准鉴定,初步挖掘优异基因143个,筛选出耐盐碱资源1100多份,推介711份耐盐碱优异种质资源;在生产急需的小麦品种上,从已审定品种中筛选鉴定出一批耐盐性突出品种。随着耐盐碱作物育种攻关和品种审定深入推进,品种示范推广持续强化,初步形成盐碱地特色种植技术模式,为挖掘盐碱地粮食产能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下一步,需强化部省联动,在摸清主要盐碱地类别与区域分布、耐盐碱作物发展潜力和品种现状的基础上,分区域加快筛选、攻关选育和示范推广,为促进耐盐碱作物发展提供种源保障。
 
  本次会议由国家耐盐碱作物育种联合攻关组牵头组织,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的支持下,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组首席科学家许为钢,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农田建设管理司、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山东、河北、湖南、江苏等省农业部门和科研单位、种子企业代表140余人参加会议。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