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种植条件下,长江中游地区种植的西瓜,6月中旬以前都不能上市,但是,在武汉市蔡甸区,当地瓜农通过设施大棚种植的西瓜,却提前半个月就迎来了第一批“吃瓜群众”,我们一起到现场去了解一下。
5月24日,在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道薛山村的逐梦田园生态农业合作社,来自武汉市涉农部门和科研单位的专家,以及武汉各区的种植大户,走进设施大棚内,认真查看西瓜长势,仔细了解西瓜新优品种及配套栽培新技术。
一亩地的西瓜能够产生2万多元的产值,得益于王敏应用了西瓜新优品种以及配套栽培新技术。脆甜可口的大西瓜是蔡甸的地标产品,2022年,武汉市农科院选派科技特派员,常年驻点蔡甸区,帮助当地西瓜产业提档升级。科研人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过去瓜农种植的大西瓜变成小西瓜。
外形变小,重量变轻,只是完成了西瓜品质升级的第一步,针对小西瓜容易开裂,不耐储运,还有如何增强西瓜甜脆口感等综合指标,科研人员展开技术攻关,反复不断地优化品种,先后推出了红瓤的武农8号和黄瓤的T14两个小果型西瓜品种。
好品种要产生高效益,还需要配套栽培新技术。结合设施大棚,科研人员改变过去西瓜爬地种植的模式,实行吊蔓栽培,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应用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控,通风增温增光技术,不仅提高了西瓜的单产和品质,还让西瓜提前了半个月上市。(记者 杨晗 袁勇攀 通讯员 宋晶 瞿久红 编辑 程天洁 编审 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