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夏玉米亩保苗多少合适?密了稀了都影响产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3  来源:综合网络  浏览次数:329
 
      当前,黄淮海区冬小麦已由南向北陆续收获,夏玉米播种即将全面展开。常言道: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农事不宜迟。黄淮海夏玉米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热量资紧张、积温不足问题,以夏玉米贴茬早直播和适时晚收为重点、以减少农耗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4年3月31日发布了2024年黄淮海夏玉米贴茬直播高产技术意见。其中,关于玉米种植密度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建议:黄淮海中南部争取在6月15日前、北部在6月20日前完成播种。60cm等行距种植,播深3—5cm。一般地块亩保苗4500株左右,耐密品种和高产田可适当提高密度。合理增密,才能让玉米产量最大化。在有限的种植条件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构建高产群体。不过,如果种植过密或过稀,都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产量无法最大化。那么,到底该种植多少为宜呢?
 
      玉米种植过密的影响
      
      第一:倒伏风险增加。当玉米种植密度过大时,植株间空间受限,根系伸展空间也受阻,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无法形成强大的支撑力。致使生育中后期,遇强风暴雨,根系不发达的植株更容易倒伏。倒伏不仅会导致玉米叶片和茎秆受伤,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输送,使玉米穗部受损,高产难以形成。
      
      第二:光合作用受阻。光合作用是玉米生长的重要过程,难以形成足够干物质积累。当玉米种植密度过大时,叶片相互遮挡,导致光照不足。玉米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第三:授粉不良。玉米的授粉过程对于结实至关重要,但是,当种植密度过大时,玉米植株间的通风状况会变差,空气流通不畅,影响花粉的传播和飘散,造成雌雄穗发育异常,出现空秆、秃顶、缺粒等问题,严重影响产量。
      
      第四:病害加重。种植密度过大时,玉米田间郁闭,通风透光差,为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病原菌的繁殖速度加快,感染范围会扩大,导致玉米植株更容易受到病害的侵染。比如常见的叶斑病、纹枯病、锈病等病害,都会影响玉米产量。
      
      第五:养分吸收不均。种植密度过大,玉米植株之间的根系会相互竞争土壤中的养分。由于单位面积内养分供应有限,部分植株可能会因为养分吸收不足而生长瘦弱,形成大小不均的果穗,甚至空秆,严重影响高产量的形成。
 
      玉米种植过稀的影响
      
      种植过稀,土地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不能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同时,也会容易造成倒伏的发生(玉米植株之间的支撑力是相互作用的,密度适中时,植株之间可以相互支撑,增加整体的稳定性。种植密度过稀时,植株间的支撑力减弱,受到风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倒伏)。(综合网络)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