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又一种业集团揭牌!各省种业集团都在忙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3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浏览次数:1031
 

      日前,萍乡种业集团揭牌成立,将成为引领南繁千亿种业集群主导力量。

      围绕一粒种子,四川、浙江、河南、宁夏、广西、河北、江苏、贵州、广东、山东等地陆续成立种业集团。那么,各省种业集团建设进展如何?应该重点关注什么?一起来看看!

      01

      萍乡种业集团揭牌成立

      将成为引领南繁千亿种业集群主导力量

      日前,萍乡市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暨揭牌仪式在江西湘东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

      萍乡市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西省第一家国有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以产融赋能模式构建的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是萍乡市湘东区属重点国有企业。萍乡市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萍乡种业强市的重要抓手,定位为全省种业领域科技型领军企业,从科技创新、载体资源、产业服务、资本服务四个维度打造现代种业产业集群。萍乡市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诞生,将整合萍乡种业产业链、价值链、融合链,赋能南繁种业,成为引领南繁千亿种业集群主导力量,为建设萍乡为种业大市提供基础支撑。

      湘东制种已有50年的历史,湘东区年均制种面积达20万亩,占全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2.5%以上,其中南繁制种面积15万亩以上,年生产种子近2600万公斤。获批了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和国家级制种大县称号,得到了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制种之乡”的亲笔题词,赢得了“南繁制种数萍乡,萍乡制种数湘东”的美誉。萍乡市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湘东在推进种业大市建设上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为全面落实“赣种强芯”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注入了“源头活水”。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萍乡市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将紧紧围绕种业大市目标定位,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着力在加强院校合作、打造人才团队、攻关核心技术上扛起国企责任,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上彰显国企作为,在引领行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扩大品牌影响上发挥国企优势,努力成为全省种业领域科技型领军企业,为建设种业大市、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2

      各省种业集团在忙啥?

      围绕一粒种子,近几年,四川、浙江、河南、宁夏、广西、河北、江苏、贵州、广东、山东等省份的种业集团陆续注册成立、揭牌,各省种业集团最近都在忙啥?

      四川省: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含农作物、瘦肉型猪和牛业三大种业专业子公司,已带头组建四川省种业企业联盟。

      2022年3月2日,四川省现代种业集团正式成立。种业集团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五大平台”,即种业资源整合平台、种业人才聚集平台、种业创新平台、种业成果转化平台、种业开放合作平台。

      除建设集团总部外,四川种业集团还将下设农作物种业发展公司、川猪种业发展公司、水产种业发展公司等子公司,着力补齐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种业发展短板。

      2023年12月,新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成立。而经历一年多的谈判,种业集团最终收购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权,成为仲衍种业控股股东。并购完成后,新仲衍种业将作为种业集团在农作物种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主体和投资管理平台。新仲衍种业将发挥其在市场中固有的影响力,充分调动市场资源,有序做好品种储备与制种安排,在玉米油菜、水稻等多个板块集中发力,力争三年内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

      近日,四川现代种业集团联合省内8家农作物种业头部企业,共同组建四川省种业企业联盟。9家企业联合打造种企“川军”,将实现品种上共享、渠道上共建、资源上共用,共同助力“天府粮仓”多产粮、出好品,齐心协力振兴川种。

      浙江省:组建成立省种业集团,探索“育繁推”一体和“产学研”协同的的创新发展格局。

      2022年8月18日,浙江省种业集团正式揭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浙江省种业集团,由省属唯一粮农主业企业浙江省农发集团牵头,整合相关种业资源、多家国有企业资产组建。

      “十四五”期间,浙江省种业集团将建成省级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重点实验室,完成50个左右的新品种审定,其中国家级新品种20个以上;助推浙江种子品种商业化,在全国范围内确立浙江优势品种的供种龙头地位,有效提升浙江种子品种的省外市场渗透率,推动种子进出口贸易取得实质性拓展。

      2023年,种业集团出资3亿元注册成立芯创生物育种公司,建成生物育种实验室,形成集团本级生物育种平台,以及农作物、种畜禽、水产种苗3个科研分中心的“1+N”科研育种体系。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地理所、中国水稻所、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10多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河南省:河南种业集团在“中原农谷”揭牌,中原种业航母启航。

      今年2月,河南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原农谷正式挂牌,总部已经入驻中原农谷;集团建设的主体秋乐种业已在中原农谷完成千亩高标准试验田建设,秋乐科学研究院、加工中心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河南种业集团组建之初,就将其定位为全省种业领域科技型领军企业,聚焦做强现代种业、服务现代农业,以若干家专业化子公司为支撑,重点在农作物种子、畜禽良种、蔬菜瓜果、水产种苗等领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新一轮战略布局,建设全省种业资源整合平台、种业企业科技孵化平台、生物育种产业化平台和“育繁推服”一体化平台,打造中原种业航母。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首家“亿元级”种业集团,集中优势力量实施银川稻麦种质资源库项目。

      2023年5月28日,宁夏首家“亿元级”种业集团——宁夏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银川市贺兰县正式揭牌成立。聚焦种业振兴,宁夏将探索构建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为确保粮储安全、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

      据介绍,宁夏首家“亿元级”种业集团由宁夏科丰种业联合宁夏供销集团、宁夏红禾种子有限公司、宁夏金灵州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并联合注册。新成立的集团将集中优势力量投资1071万元实施银川稻麦种质资源库项目,预计到2025年,良种繁育基地达到6万亩,可供播种面积200万亩,市场规模占宁夏45%以上,在全国销售额将超过4亿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以种业研发经营为主业的区直企业,成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及RCEP 的种业现代化龙头企业。

      2024年2月,广西种业集团由自治区国资委批准成立,注册资本金5亿元,是唯一以种业研发经营为主业的区直企业。集团下辖14家全资企业、5家控股企业、2家参股企业,成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及RCEP 的种业现代化龙头企业。

      下一步,广西种业集团将依托广农集团产业体系,将土地托管、良种育繁基地建设及运营、农资保供等物资保障与推动甘蔗、桑蚕等种业发展有效结合,加快提升现代特色种业保供服务能力,建立育、繁、推、服的种业全链条,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服务平台,为打赢种业翻身仗、助力农业强区贡献种业力量。

      河北省:河北种业集团突出供销社服务优势,链接生产种植、管理服务与育繁推一体化。

      2022年5月25日,河北种业集团注册成立,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百分百控股。组建河北种业集团主要解决种企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和创新投入不足等方面问题,也是落实《河北省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和2022年河北省委一号文件的工作部署。

      目前,集团已在河北省内拥有100余万亩托管土地资源,通过分区布局,建立高标准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常规作物新品种繁育基地,实现自营自繁、委托繁种十万余亩,并在承德建立了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同时,集团已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省粮油作物研究所、石家庄市农科院、山东圣丰种业集团、北京联科种业、山东登海先锋种业等十几家科研教学单位、知名种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

      贵州省: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已与4位院士、12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是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2021年6月29日成立。种业集团公司紧紧围绕农投集团全产业链发展布局,整合省内蔬菜育苗相关资源,已建成国内领先的两个现代化种苗繁育中心,以及6个分中心,构建“2+6”现代化育苗体系,年育苗产能 4.6 亿株。

      目前与北京首农集团合作引进PIC种猪,在开阳、罗甸各建有一个曾祖代种猪场,可带动年产600万头至800万头商品仔猪养殖,全部投产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PIC种猪场。

      2024年,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将构建以“1个目标、3架马车、4核驱动”的战略目标,即确定以种子为链长的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的战略定位,建立以商业化育种为核心的研发创新体系、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生产加工体系、以全方位终端服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体系的三大体系,以全面建设现代种业产业体系为发展方略,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力争实现2亿元企业营收目标,计划增加200家全省县级经销商、推广面积30万亩、带动农户10万户。

      江苏省:苏垦农发投资20亿设立江苏种业集团,打造“四大平台”和“三大业务板块”。

      2022年6月29日,江苏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种业集团由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股权和货币方式出资20亿元全资设立,大华种业成为江苏种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苏垦农发表示,以大华种业为基础组建江苏种业集团,能够有效发挥在种质资源、新品种创新、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完成整合资源后,将有望进一步稳固全国种业十强头部企业地位,为公司创造更高效益。

      江苏种业集团将聚焦“种业振兴”,努力打造种业资源整合、种业科研创新、种业人才集聚、种业协同发展四大平台,聚焦覆盖现代种业全产业链条,重点构建育种研发与转化(育种研究院)、繁种应用与生产(繁种分公司)、良种加工与推广(种业子公司)三大业务板块。

      广东省:接连组建成立两大种业集团,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2021年7月,广东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发挥恒健投资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优势,整合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等资源,以资本驱动种业发展;2021年9月,温氏集团、恒健投资、华南农业大学签订协议,三方共同组建以中芯种业建设为起点的广东畜禽种业集团。

      广东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围绕“粤强种芯”目标,以“种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路径,以资本助力打通种质资源、技术攻关等产业“卡脖子”问题。广东省种业集团将对标发达国家“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种业4.0时代育种标准,力争到2025年,将集团打造成自主创新水平高、核心技术强、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的现代农业种业集团,跻身国内种企十强行列。

      广东畜禽种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在黄羽肉鸡、瘦肉型猪等畜禽种业的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但在生猪育种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白羽肉鸡育种等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广东畜禽种业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研发平台,强化技术攻关,做强做大做优畜禽种业,助推广东种业高质量发展,突破种源“卡脖子”,打好种业翻身仗,为全国提供广东经验和广东方案。

      山东省:整合省农科院38户企业,成为省属一级企业中唯一的种业主业集团、“种子选手”。

      山东种业集团前身为种业股份,2012年底设立,2017年12月纳入省国资委统一监管,继而整合省农科院38户企业,成为省属一级企业中唯一的种业主业集团、“种子选手”。紧紧围绕种业核心主业,明晰“一个核心、两轮驱动、三大主业、四个平台、五类产业”发展思路,打造“1+N”创新体系,加快重构“4+2”科技惠农产业模式,做强农作物、果蔬种苗、畜禽水产、昆虫微生物四大种业板块,打造农业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两大服务平台。

      脱胎于山东省农科院的山东种业集团,“科技创新”是根植在骨子里的基因。面向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投资8亿元建设国家级智慧种业园区,依托国家级种业科技创新园这一主体,赋能N项科研功能和科创项目。

      按照“4+2”产业布局,契合“种业+”发展趋势,山东种业集团培育了“济麦”“鲁单”“牛牌”“鲁壹”等行业龙头农作物品种、品牌。济麦系列小麦良种累计推广6亿多亩,占领14%的全国市场,稳居国内小麦种子公司榜首。

      陕西种业集团:陕西省国资委100%控股的陕西省种业集团1996年3月就已注册。2022年4月,杨凌秦丰种业公司与陕西伟隆种业公司兼并重组,由陕西省粮农集团注资3.5亿元,重组陕西种业集团。

      重庆种业集团:成立于2005年,由四家国有企业——重庆种子公司、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重庆科华园林生态有限公司、重庆市优质粮油开发公司组成,集研、繁、产、销于一体。

      上海种业(集团):上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由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上海花卉园艺(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注册资本1亿元,主营以花卉、蔬果、林木工厂化穴盘种苗产销,鲜食甜、糯玉米种子繁育与推广,成品花及花卉种苗国内外贸易为核心的主业板块,庭院绿化设计和施工等配套业务。

      03

      种业集团建设应重点关注什么?

      综上所述,全国多地为了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都已经陆续成立省属种业集团。对此,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评价,对于各个地区来说,气候不同,所培育的品种也就不同,各地要有一个或者几个大型的主导企业来推动本地产业发展,成立种业集团就是推动种业振兴的重要手段。

      他提醒,各地政府成立省属种业集团,在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技术等资源优势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发挥市场筛选机制,建立竞争机制,防止垄断,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老百姓对于“吃”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转变为吃的“好”。育种方向也要进行相应调整,不仅是培育高产品种,更要培育优质品种。因此,他建议种业集团内部设立竞争机制,一旦设立该机制,才能更好的发挥市场筛选机制,让好品种脱颖而出。

      此外,业内人士建议,新历史时期新设种业集团,应深入剖析、充分汲取我国种业企业发展历程的经验与教训,更加注重市场化体制机制,更加突出新设种业集团与现有种业领军企业的有机融合,更加有效发挥种业集团的资本优势支持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和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更加聚焦种业4.0的技术迭代新趋势和农业生产发展新需求,更加强化全国种业大市场的资源流动与要素聚集,从而真正为我国种业振兴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来源丨农财君综合整理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