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822.5公斤/亩!淮麦33丰收不断,捷报频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5  来源:淮安明天种业 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957
 

      6月1日,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太和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小麦好品种淮麦33的示范区,来自省、市、县三级农业主管单位的专家宣布淮麦33的实收亩产突破了822.5公斤。

      近日,安徽省太和县的淮麦33小麦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也标志着该地区的夏粮生产进入了关键阶段。为了验证今年夏粮的丰产丰收,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组织了专家团队对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种植的淮麦33进行了田间现场测评。

      此次测评汇集了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科学院、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太和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测评专家组。由安徽省小麦产业体系首席李金才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专家们听取了基地各品种示范情况的汇报,并实地考察了连片种植的淮麦33等小麦品种。在随机选择的代表性田块中,专家们进行了现场测评。

      淮麦33作为江苏明天种业多年来主推的优质麦好品种,淮麦33是中国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技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半冬性品种,因其高产、抗倒性强而备受农民青睐,推广多年来,已经在安徽各县市都得到了大面积种植。淮麦33以其叶色浓绿、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等特性,在种植中表现出色。

      示范区主要展示了小麦良种及配套丰产稳产栽培技术,重点推广了包括砂姜黑土地力培肥、机械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化、新型保持性小麦专用肥料及以赤霉病为主的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多项关键技术。测评结果显示,淮麦33在示范区内表现优异,生长整齐一致,熟相正常,长势明显优于周边农户田块。实测结果显示,在1.625亩的测产面积中淮麦33的实收亩产达到了822.5公斤。

      专家组对项目实施单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操作,技术方案紧扣小麦提质增效及生产可持续发展理念,示范过程采用的药剂拌种、增施有机肥、半精量机播、新型肥料、赤霉病绿色防控、叶面喷肥等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专家们建议进一步加大相关技术的应用力度,以推广至更大范围的种植区,造福更多的农民。

      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种粮标兵、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介绍道:良种配良法,优质产量高,淮麦33的在分蘖性强,成穗率高,高产地块能突破50万多穗。希望通过淮麦33良种优势,配套好的栽培技术,总结出高产、高效的种植经验,积极发挥好种粮大户的规模经营优势和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此次测评的成功,不仅再一次验证了淮麦33的优良特性,也为安徽省小麦种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未来,在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下,相信淮麦33将为更多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