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良种一粒重千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12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郝东伟  浏览次数:322
 
        田畴尽染,麦穗飘香。
 
  6月7日,宁晋县北楼下村的麦田一片金黄。机声隆隆中,小麦联合收割机拨禾轮翻卷,不一会儿,饱满的麦粒便堆满了收割机的储粮仓。
 
  站在田间地头,记者远远地就能看见种粮大户陈建飞忙碌的身影。
 
  见记者到来,他弯腰掐下一个麦穗,放在手心揉搓几下,再轻轻吹掉外壳,露出的麦粒圆润饱满。“今年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都不错,应该能有个好收成。”他高兴地对记者说,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小麦要高产,自然离不开种子的核心力量。
 
  陈建飞是种地“老把式”,今年种植的是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冀麦U68”。
 
  “为啥选这个品种?”记者问。
 
  “原因很简单,这麦子值钱。”陈建飞说,“冀麦U68”不仅产量高,品质还好,销售价格一公斤能高出普通小麦0.2元左右。“销路不愁,价格不愁,订单就是咱的定心丸!”
 
  “冀麦U68”的产量到底如何?位于北楼下村的优质强筋小麦“冀麦U68”高产创建示范田传来好消息。
 
  当天,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高产创建测产办法,对优质强筋小麦“冀麦U68”进行了实打实收,结果显示,亩产806.1公斤。
 
  小麦育种行业一直存在“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题。近年来,经过科研人员不断进行技术攻关,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应当研究什么品种。”麦田里,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室主任吕亮杰说,优质麦产业发展,核心在优质。其中,品种的作用很关键。随着市场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优质小麦品种成为刚需。
 
  一粒良种,藏着增产的“基因”。说起“冀麦U68”的几大优势,吕亮杰打开了话匣子:“该品种是我们在强筋、高产、节水小麦育种方面选出的‘优等生’,实现了丰产性、抗逆性、优质于一体。”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成功,以及“明星”品种的不断推广普及,为今年的小麦丰收提供了支撑。
 
  “看着麦穗大,长得好,我心里就很高兴。”在辛集市西五村,种粮大户张彦亮种植的400亩“马兰1号”小麦,即将迎来丰收时刻。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马兰1号’这个品种根深叶茂利于节水抗旱,麦秆儿比较矮,抗倒伏能力强,利于高产。要说最大的特点,就是亩穗数多、穗粒数多、千粒重高。”河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郭进考说,“马兰1号”小麦实现了矮化育种理想株型的重大突破,近年来在全省各地相继创下河北小麦亩产量新高。
 
  作为传统小麦种植大省,河北围绕小麦产业,强化新品种选育,有效促进优质小麦品质提升和产能提高,培育出“马兰1号”“衡麦30”等节水高产小麦品种,以及“冀麦U68”“藁优2018”等一批品质性状优良、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强筋小麦品种。
 
  “良种一粒重千钧。不同用途的小麦新品种迭代升级,为全省乃至全国小麦的稳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郭进考说。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