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高温强光天气 防病工作勿放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13  来源:农业科技报  浏览次数:321
 

  夏季高温季节,在棚室生产中,大家将降温作为蔬菜管理的重中之重,忽略了一些病害的防治,导致近期棚内病害发生,像西红柿灰叶斑、病毒病、细菌性病害、根部病害等,严重制约蔬菜生产。建议菜农做好防病工作,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病毒病

灰叶斑病

  西红柿灰叶斑病桑拿天更难治

  近期,很多拱棚西红柿进入结果中后期,本应及早采收剩余果实后进入下一茬的生产。但部分种植户的西红柿上还剩一两穗果实,中上部叶片却满是灰叶斑病斑。

  这是西红柿灰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发病初期,叶面布满暗色圆形或非正圆形的小斑点,后沿叶脉向四周扩散,扩大呈不规则形,病斑中部渐褪为灰白至灰褐色,直径1-4毫米的小斑,斑面稍凹陷、极薄,后期易破裂、穿孔或脱落。果实染病,产生大圆形凹陷斑,初期长出白色长毛,后逐渐变为绿褐色,最后变黑色,引致果实腐烂。

  温暖潮湿、阴雨天气,棚内湿度大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若棚室环境差、植株生长衰弱则发病更重。建议菜农在防治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有些品种高抗或免疫,其抗灰叶斑病近乎免疫。

  培育健壮植株。自西红柿定植后,便应供给均衡的营养,确保植株长势健壮。特别是近期定植的西红柿,高温阴雨天多,植株容易出现徒长症状,对此,还应及早采取控旺措施。

  提早预防。定植后间隔5-7天喷施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如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加铜制剂,连续喷施两次。灰叶斑病发生以后,菜农要立即用药,这里为治疗灰叶斑病推荐两个药方。

  配方一:可杀得叁仟600倍+苯醚甲环唑1000倍+百菌清500倍。其中可杀得叁仟和百菌清为保护性杀菌剂,可在叶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病害进一步侵染。苯醚甲环唑为治疗性药剂,内吸性强。

  配方二:肟菌·戊唑醇+丙森锌,配合氨基酸、甲壳素类的叶面肥一起使用。肟菌·戊唑醇内吸性强,防治效果突出;丙森锌为广谱性保护性杀菌剂。

  除此之外,对于已经发病的棚室,建议将下部发病严重的老叶疏除。对于下部发病严重的叶片已经出现大面积黄化,这样的叶片功能性下降,已经没有留着的必要了,及早疏除还能减少棚室内病原菌的数量。

  提高植株抗性避免病毒病显症

  种植越夏蔬菜,病害方面最怕上病毒病。高温干旱是病毒病发病的首要环境因素,此外,蚜虫、粉虱等传毒昆虫的为害,大大加速了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病毒病应以预防为主,防大于治。

  病毒病具有隐症和显症两种状态,病毒侵染植株后,是否会发病,关键看植株长势是否良好。同样种植条件、同样的品种,不同健壮程度的蔬菜,病毒病发生的程度是有很大差异的。当植株抗性低的时候,受侵染植株会表现出显症,反之,则不会有表现,若植株持续保持健壮,也有可能终生不发病。因此,要想远离病毒病,一定要培育壮棵。日常管理中,菜农应通过合理留果、冲施甲壳素、生物菌肥等措施培育壮棵。

  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利于病毒病发生的环境条件是高温和干旱,夏季的棚室环境正好符合这两点。因此,菜农要做好棚室环境调控,及时遮阳降温、合理浇水,减少病毒病的发生。

  病毒病发生后,目前没有特效药。病毒病的防治药剂中,以部分植物源农药效果较好,如苦参碱、蛇床子素等,既可以有效防治蚜虫、粉虱等传毒害虫,减少病毒病传播,又能直接抑制病毒病增殖,减轻病毒病危害。部分抗生素对病毒病有一定效果,如宁南霉素、嘧肽霉素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病增殖。另外,很多生物农药,如菇类蛋白、氨基寡糖素等,既可以补充叶片养分,诱导植株提高抗性,又可以在叶片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病毒病传播的几率。病毒病发生后,从上面的三类药剂中任选其一,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含锌铁的叶面肥,对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阴雨天通风排湿减少细菌性

  病害发生

  近年来,蔬菜细菌性病害发生较多,发病严重时可导致蔬菜死棵,如细菌性髓部坏死、溃疡病、青枯病、流胶病、软腐病等。侵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至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侵入,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夏季,高温干旱的情况居多,但是夏季又是多雨的季节,尤其是进入汛期后,连阴雨天气较多,棚中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非常利于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因此,菜农应做好阴雨天气的棚室通风,尤其是雨后要及时通风,并注意及时防病。雨后棚内湿度大,蔬菜植株整体长势较弱,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若频繁使用化学药剂,植株耐药性差,极易出现药害或者防治效果不佳的情况。菜农可选择喷洒生物农药,例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既能防病又能提高植株抗逆性。

  菜农在进行摘叶、落蔓、打杈、采摘等农事操作时,以及菜农在操作行间来回走动,不可避免会在蔬菜上留下伤口。而伤口多,露水多,让细菌侵染有了可乘之机。因此,菜农在进行上述管理时,一定要尽量减少伤口,防止细菌从“口”侵入。

  一是农事操作选对时间。菜农进行农事操作时,选择连续晴好天气进行,留出促进伤口愈合的充足时间。同时要注意避开早上露水多,尚未干燥的时间段,避免细菌传播侵染。

  二是整枝打杈留“尾巴”。在去掉侧枝、老叶、果穗的时候,可在基部或尾部保留一段,一般三四厘米即可。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消毒的刀片或剪刀隔断或剪断,保证伤口平整,利于快速愈合。

  三是及时喷洒杀菌剂。农事操作完毕后,要及时喷洒杀菌剂,为植株覆盖一层“防护膜”,既促进伤口愈合,也避免细菌的侵入。此外,蔬菜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不良天气来临前,建议菜农注重喷施生物农药,如喷洒荧光假单胞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几丁聚糖等,对预防细菌性病害发生,也具有不错的效果。

  (本版内容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董文兰参考《北方蔬菜报》《农村大众》、中国农技推广网等整理)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