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农 » 正文

吊起来的“金”西瓜 好吃好种又好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5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记者 李丽颖  浏览次数:322
 
  6月17日,西瓜吊蔓密植简约高效技术集成示范现场观摩会在河南省太康县龙曲镇郑寨村吊蔓西瓜基地举行。展台上的“中彩4号”小西瓜果肉鲜艳,非常好看。品尝一口,更引得大家连连夸赞:“真甜,好吃!”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彩4号”小西瓜每个重约3~4斤,花皮圆果,外观漂亮。切开后,不仅吃起来甘甜多汁,而且看起来瓜瓤颜色艳丽,呈“香槟金”色,可谓口感与颜值兼具。
 
  观摩现场吸引了不少当地瓜农。西瓜种植户王恰权说:“这种小吊瓜和普通西瓜确实不一样,不仅甜,而且中心含糖和边部一样甜!”活动现场用测糖仪对刚采收的西瓜进行了糖度测量。结果显示,“中彩4号”中心含糖量为13.2%。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遗传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执行首席何楠研究员介绍,西瓜的平均糖度是11%,而“中彩4号”中心含糖量一般在13%以上,甚至更高,因而品尝起来感觉更甜口感更好。
 
  据介绍,创新团队成功选育出了一系列高产、优质、抗病的西瓜新品种。这些品种不仅适应性强,而且产量高、口感好,深受农民和消费者的喜爱。其中,“吊”起来的西瓜“中彩4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成功选育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收益。龙曲镇祁洪方今年第一次种“中彩4号”,就一下子种了20亩大棚小西瓜。祁洪方说:“因为这个西瓜好种,不怕种不好,也好卖,不怕不赚钱。”
 
  除了品种选育,创新团队还注重栽培技术的创新,集成了一系列设施栽培种植技术。何楠告诉记者:“我们集成了一套简约高效的西瓜吊蔓密植技术,从品种选择、育苗播种到田间管理、成熟采收,都有细致的技术规程,保证每一个环节操作标准化。农民只要照着这套技术规程做,保管能把瓜种好。”
 
  2024年,创新团队根据区域具体情况,制定了太康县吊蔓小西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对品种选择、工厂化育苗技术,每亩定植株数、水肥一体化、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等进行了详细说明。通常地爬西瓜每亩地种植1000株,“中彩4号”小西瓜适应性强,采用吊蔓密植简约化栽培,一亩地密植2000~2200株,一株一果,单蔓管理,亩产量可达8000斤以上。
 
  当天,在郑寨村西瓜大棚地头,两辆大卡车正等待瓜农采摘装车,通过物流供应链运往全国各地仓库。该村包棚大户订单示范种植的“中彩4号”,地头收购价每斤达2元。今年龙曲镇种植的订单小西瓜喜获丰收,不出地头就被深圳百果园公司收购直供大型商超。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和消费国,河南是中国西瓜第一大产区,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的近20%,栽培面积将近400万亩。太康县是河南传统西瓜产区,以露地西瓜为主。近年来,露地栽培因品种落后,上市集中,经济效益低,亟待更新换代新品种推动西瓜产业升级。
 
  目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牵头实施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西瓜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西瓜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模式应用”项目,已形成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并在河南太康、海南三亚、云南建水、江苏东台、甘肃会宁等全国各地西瓜产区示范推广,为实现种业振兴、西瓜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科技支撑。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