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刘石最新研判!生物育种造富时代,产业格局这样演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8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作者:张植宏  浏览次数:972
 

      生物技术引发种业并购浪潮,分散的、碎片化的产业时代终将结束。

      作为更高维度的技术,生物技术将成为一个品种的必要条件,耐除草剂性状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决胜点。

      大北农的生物技术“早多好全”,未来在全国的市场份额有望超过60%。生物育种造富时代,部分种业经销商的效益有望增加3倍,甚至更多……

      ——刘石

      生物育种产业化,正在引领新一轮中国种业变革。

      作为种业名人,他曾缔造“先玉335”的辉煌,带领行业推广单粒播种,在当年造就了一大批千万级、亿万级的经销商。如今,他正与大北农共同开拓中国生物育种市场。

      日前,大北农集团与金色北农、宏泽种业、北农高科、龙粳种业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生物育种产业化研讨大会暨“破局2024”种业峰会。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创种科技CEO、大北农生物技术公司总经理刘石在会上作报告,对中国生物育种未来发展给出预测、建议。

      以下由农财君根据刘石报告整理,供大家借鉴参考。

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创种科技CEO、大北农生物技术公司总经理刘石

      01

      生物技术引发种业并购浪潮,碎片化产业时代终将结束

      “当你处在一个风口的时候,一定要认清形势。”刘石在会上说。

      从全球范围看,生物技术已完全改变了农业格局。在种业领域,先后掀起了三次以百亿美元、千亿美元为数量级的并购潮,最终形成以拜耳孟山都、科迪华(陶氏杜邦)、中化先正达为第一梯队的多个种业寡头。

      近年来,我国种业风起云涌,正经历着又一波并购浪潮。

      其中步伐最频繁的当属大北农,先后并购云南大天、广东鲜美、吉林宏泽、内蒙蒙龙、四川川单、四川绿丹、黑龙江龙粳、河北沃土(参股)、河北兆育(参股)等种业企业,势头强劲。其他种业头部企业也有不少动作。隆平高科并购了联创种业,先正达并购了荃银高科等企业。

      刘石认为,种业并购背后,生物技术的加持是核心主线和原动力。“一个品种在气候反常时的田间表现或许会不稳定。但生物技术上的抗虫就是抗虫,耐除草剂就是耐除草剂,与年份、地域无关,是稳定的可预测。”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生物技术具有跨越物种、跨越生态区、跨越品种、跨越时空的能力。与此同时,这种能力的表达稳定并可预测。农业与种业,从此具备了与金融资本对话的通用语言和对价能力。

      也正因此,在产业资本之外,金融资本开始进入农业和种业领域,进行各种投资和并购,因为金融资本终于看得懂农业是怎么回事了。

      细看如今全球前十的头部种企,分化也十分明显。十强种企形成了三大阵营,第四名至第十名种企的营收之和,甚至抵不过拜耳孟山都一家。

      参照国外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市场渗透率将在4-5年超过80%。刘石认为,我国转基因作物市场渗透率的提升速度,只会更快,不会更慢。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后,美国种子公司的数量在10年内由570多家下降至170多家,目前已不足100家,85%的种子公司消失。与此同时,市面上超过80%的品种被淘汰。

      刘石指出,生物技术将大大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和整合。未来的种业,将是以技术为核心的寡头时代,目前分散的、碎片化的产业时代终将离去。

      目前我国玉米种子公司数量约1800家,玉米品种约3000个。刘石认为,未来我国80%以上的玉米种子公司都将被并购或快速转型。全国玉米品种的总数将下降至300-400个。

      此外,品种的局部优势也将消失,一些在特定地区有一定推广面积的品种,在生物技术面前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02

      生物技术作为通用性、更高维度的技术,将成为一个品种的必要条件,耐除草剂性状将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决胜点

      作物育种经历了四个时代:从人类早期的驯化育种,到一百多年前开始的杂交育种,再到目前正经历的生物育种,以及未来的智慧育种。

      生物育种,与传统育种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刘石介绍,传统的驯化、杂交育种,细分为玉米、大豆棉花小麦油菜、小米等等,每种作物都有自身主要适应的生态区。以我国玉米为例,可分为东华北、黄淮海、西南等生态区,每个区域都有成百上千个品种,数目众多,但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

      生物技术出现后,作为通用性、更高维度的技术,无论是抗虫、耐除草剂、或其他性状,都能够向下覆盖各类农作物,覆盖各大生态区。

      刘石指出,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是相互配合,而非相互取代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生物技术有着更高的维度。也正因此,种业并购往往都是由生物技术公司并购种子公司。

      “生物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生物技术是万万不能的。”刘石指出,在生物育种时代的品种竞争,好的底盘品种是充分条件,生物技术则是必要条件,抗虫、耐除草剂成为一个品种的必备,在此基础上再比拼品种。

      刘石还特别强调,耐除草剂性状的重要性不容低估,耐除草剂技术是未来市场竞争的决胜点。在他看来,目前行业内往往认为抗虫更重要,对耐除草剂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据他介绍,转基因产业化刚起步时,抗虫性状的渗透率、提升速度会高于耐除草剂。但随着时间推移,耐除草剂性状最终实现反超,在推广面积还和价值上,均大于抗虫性状。

      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转基因市场的数据变化趋势,都能证明这一点。目前在这些国家,耐除草剂性状的推广面积均超过抗虫性状(两者差距不是很大)。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国外农民在生产实践后认为,耐除草剂比抗虫更重要。

      刘石进一步分析指出,抗虫性状一般可为玉米带来大约10%的增产和品质提升。目前国内公司的抗虫性状表现难分伯仲。假设一个抗虫性状略有瑕疵,影响的也只是10%左右增产这部分中的一小比例,影响有限。

      从表面上看,耐除草剂性状仅带来5%左右的增产,不及抗虫性状。当耐除草剂性状表现良好时,将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土壤无残留,有利于轮作和土壤修复,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综合效益大于抗虫形状。

      但是,耐草技术的除草是否彻底、是否安全,将产生巨大影响。当耐草技术出现问题时,将抑制植株生长甚至死苗,对产量有巨大限制,造成1/3甚至更大幅度的减产。

      刘石表示,一定要意识到耐除草剂的重要性,确保安全。在除草剂的使用上要科学规范,避免造成药害。

      03

      大北农生物技术“早多好全”,未来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将超过60%

      中国未来生物育种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评判一个公司是否有机会赢得竞争?

      刘石认为,决定市场竞争格局的因素有三个,首先是入局生物技术的有无与早晚,这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晚上市1年,需花2年时间追平,多花费3-4倍费用;晚上市2年,需花3年时间追平,多花费4-5倍费用。晚上市3年,则意味很难在市场上富有竞争力。

      其次是性状产品的表现好坏。从目前来看,各家公司的抗虫技术差别不大,但耐草技术存在天壤之别,将成为影响行业格局的分水岭。

      最后是后续产品的强弱。刘石建议重点关注行业排名前三的公司。

      在三大因素的影响权重上,他建议采用“IBM631工作法”。即最主要因素的影响权重占60%,次要因素占30%,第三个因素占10%。

      刘石采用这一方法论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大北农的生物技术产品线丰富,综合实力国内第一,将在未来的生物育种产业竞争中长期处于第一梯队。

      大北农自2010年入局生物技术,长期投资带来累累硕果,获得的生物安全证书具有“早、多、好、全”的特点。据了解,大北农自2019年陆续获证书,是最早的一批。目前累计获批证书数量最多,性状最多,覆盖生态区最全,性状表现良好。

      “大北农将成为未来中国生物育种的领头羊。”刘石认为,这一观点有三条基本规律做支撑。

      首先是“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其次是刘石自己总结得出的“刘氏三大公司定律”。

      即在全球市场或任一局部市场,生物育种技术领域只会出现三大头部企业。目前在全球市场上是BCS,即拜耳孟山都、科迪华、先正达。由于生物技术的通用性、不受地域限制,未来的中国市场大抵也是这样,全国生物育种领域将有三大公司。

      最后是“IBM631工作法”及其背后的“断棍法则”。

      刘石认为,根据这一规律,在未来的中国生物育种领域,三大头部公司的市占率将分别达60%、30%、10%。其中,大北农的市占率将达60%左右。位居行业第一。

      这同样可用“IBM631工作法”分析。“IBM631工作法”并非“拍脑门”得出,背后有一整套科学规律,是从“断棍法则”演化而来的。

      “断棍法则”是由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了市场上两万多种产品后总结归纳而出的法则。当市场上主要竞争者的数量为3时,这三家公司的市占率将分别达60%、30%、10%。

      04

      生物育种造富时代,种业经销商的效益有望增加3倍甚至更多

      中国种业得发展史,也是价值营销史。“中国种业的发展,是价值营销理念的胜利。”刘石说。

      回顾这一历程,最初是以“品种为王”为基础的时代,有“郑单958”“先玉335”等大品种为代表。

      第二阶段是营销模式创新的时代。这一阶段开启了独家经销,以高价格+防串货、技术推广+产业链营销为特征。

      第三阶段则是以“单粒播种”等为代表的跨界颠覆式创新时代,引领生产方式变革,由此引发产业革命和“狂飙突进”。

      “种业营销,需要发现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刘石指出,目前的生物育种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变革,行业正处于价值营销的第四阶段——生物技术时代。

      生物技术升级换代,以科技为发动机,将继续引发产业革命,产业将重新洗牌。

      在这个新时代里,广大的经销商如何实现更大盈利?

      目前在国内,种植转基因可为农户带来的增收大约为200元/亩。以种子溢价20元/亩计算,效益分配大致为:性状公司作为主要贡献方,占40%,分得8元;种子公司占20%,分得4-5元;县级和乡镇两级渠道经销商约占35%-40%,分得7-8元。

      他认为,经销商的市场盈利可从市场份额增加、单位利润增加两个维度看。随着市场份额扩大,选择了合适的生物技术公司、种子公司的经销商,结合明确定位、精准投放、到位推广和全程服务,有很大机会,令自身的市场份额增加一倍。

      与此同时,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经销商的每亩效益将因为转基因的推广而获得额外收益,多分得7-8元,令单位利润实现翻倍。

      综上计算,部分经销商的总盈利,有望增加1-3倍,甚至更高。

      在刘石看来,生物技术、数字科技、人工智能,是未来十年能够看见的为数不多的造富机会。

      “大北农的生物技术国内领先、世界一流,育种技术和市场操作也是国内一流。如何做到与时代共舞,与强者同行,做人生赢家,大北农是最佳选择。”刘石说。

      整理丨张植宏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