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科技试验平台,是育种加代、种子生产、制种繁种等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每年均有大批量种苗调入、调出,有害生物随种苗传播扩散的风险也非常高。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以“强化植物检疫、保障种业安全”为目标,不断完善机制、优化措施,连续五年开展植物检疫联合巡查,有效提升了国家南繁基地检疫安全水平。
强化机制建设
持续提升检疫监管覆盖面
落实“植物检疫机构轮流值守、科研单位驻守”的南繁基地植物检疫协作机制,制定年度联合巡查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南繁检疫巡查值守,不断提升产地检疫覆盖面。近5年,29个省(区、市)植物检疫机构累计选派36批次550余名专职植物检疫员参与产地巡查,累计巡查南繁单位2627家(次),面积22.5万亩。依托全国联合巡查机制,海南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先后印发《关于南繁六市县联合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通知》和《海南省农作物种子调运管理工作方案》,组织开展省内联检8次,检查范围包括24个重点乡镇、5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3个码头、2个机场,在种子生产、流通多个环节加强检疫管理。
强化监测检测
持续提升疫情早发现能力
采用瓜类果斑病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等快速检测试纸条和试剂盒,强化与科研教学单位的合作,做到重点高风险点位全监测、申报单位全抽样、抽样样品全检测。近5年,累计开展3200批次田间初筛,采集4000批次样品进行室内检测,及时发现确认红火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番茄溃疡病、假高粱、瓜类果斑病、番茄褐色皱果病毒、扶桑棉粉蚧等8种植物疫情,其中瓜类果斑病、番茄褐色皱果病毒为海南省首次发现。
强化工作协同
持续提升疫情防控处置能力
针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假高粱等已传入疫情,推行预防控制、统防统治,压缩疫情发生区域。对零星发生的番茄溃疡病、瓜类果斑病等疫情,联合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市县农业农村部门,指导涉疫单位进行封锁扑灭,及时查处违反《植物检疫条例》《南繁管理条例》的单位,构建依法开展南繁生产的良好氛围。近5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面积压缩到3000亩,大部分发生点为零星发生,确保南繁制种生产安全,防范了病害随种子调运至其他省(区);假高粱发生面积600亩,比严重发生的2018年减少900亩,减幅59%。
强化数字赋能
持续提升检疫服务管理水平
依托全国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南繁检疫专项业务版块,南繁单位可在线提交检疫申报信息,实时查询检疫进度,无需到现场办理申报、办证等手续,极大的方便了南繁单位,南繁检疫申报率得以持续上升。在此基础上,依托南繁管理平台开发田间调查APP,检疫员可现场填写田间调查记录,全面提高南繁植物检疫服务水平。2023—2024年南繁季,1073家南繁单位通过系统办理检疫事务,与2019—2020年度的660家相比,增长62.5%,越来越多的南繁单位主动配合植物检疫。
下一步,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将继续优化联合巡查机制,增强植物检疫力量,持续强化各项检疫管理措施,为将国家南繁基地建成国家级种业创新基地、种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种业科技国际合作大平台和种业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