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有新进展
28种作物共鉴定出优质资源2007份
近日,重庆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项目中期汇报会举行。重庆日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项目开展一年半以来,共针对28种农作物鉴定出优质资源2007份,为农作物育种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是育种的重要基础工作。去年,重庆启动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项目,这也是重庆首次组织科研技术力量,全面、深入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评价。
项目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获得的28种农作物种质资源为基础开展研究,希望通过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深入挖掘,推动优秀种质资源的创制和应用,加快选育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重大品种。
以水稻为例,重庆围绕耐高温、重金属低吸附、稻飞虱抗性增强等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力求超越当下的标杆品种。其中,在耐高温研究中,目前重庆已成功鉴定出耐高温的优质水稻种质“渝稻86”,它在高温天气下仍能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稻标准,表现明显优于对照品种“中华竹稻”。
在油菜方面,抗裂角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角果易开裂是制约油菜机械化采收的关键问题,目前油菜团队开发了一套综合技术体系,能够精准鉴定抗角果开裂性状,成功鉴定出8种高抗裂角材料,并发现了一些影响油菜角果开裂性状的关键基因。
针对畜牧业冬春季节缺乏新鲜牧草的挑战,豆类团队鉴定出了饲料专用蚕豆种质“QH001”。经田间试验,该蚕豆平均亩产高达3572.7公斤,较常规蚕豆产量提升30%-70%,能够有效填补冬春季节蛋白牧草缺口。
此外,还有耐高温玉米、高抗黄脉病柠檬、宜机收榨菜等作物取得了进展。
市农业农村委种业处负责人表示,通过联合重庆科研力量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着力破解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大幅提升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接下来,将进一步聚焦“精准”二字,着力攻克“卡脖子”环节,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确保在2025年将重庆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比例提升到50%以上,稳步提升重庆核心种源自给率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