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药靶向传输释放调控与协同控害技术创新与应用”现场观摩与评价会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召开。与会专家前往姜堰井贤农场示范基地,现场观摩水稻精减用药技术示范效果。在井贤家庭农场,前去调研的农技专家将标尺竖直固定在试验田的土壤中。记者看到,水稻植株高93厘米。“相比传统方式种植的水稻,采用新技术种植的水稻个头更高、茎秆更壮,在生长前期尤其明显。”农场负责人姜井贤说道。
近两年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水稻全生育期精减用药技术模式”在姜堰推广。“正如呵护新生儿一样,在水稻的全生育期,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照料。为此,项目团队首创‘前防—中控—后保’的科学用药技术方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所长余向阳介绍,针对水稻的生长前期,项目组研制了以农药吸收转运蛋白激活化合物和生物刺激素为主要成分的农药吸收促进剂。在种子发芽前,首先通过浸种和拌种的方式对种子进行消毒,消除附着在种子上的细菌。拌种过程中,借助吸收促进剂,后期植株农药含量提高25%。由此,水稻在生长早期就具备了防治病虫害的能力,播种后90天无需用药。
中期,则主要通过杀虫灯、种植香根草、涵养害虫天敌等生态调控措施来控制病虫害,有效减少植株对农药的依赖。“进入破口期前5至7天,是集中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需要针对稻曲病、稻瘟病及虫害进行集中防治,以确保水稻健康生长。”余向阳介绍。
田间道路边,停放着用于喷洒药液的无人机。在水稻的生长后期,农技人员需要用无人机喷洒促吸收助剂,以提高药剂的吸收率。余向阳说:“药液在喷洒过程中,存在容易漂移、不易沉积和黏附等问题。项目组研发了5种高分子助剂,提高药液的稳定性,增强药剂在叶片上的附着力,减少药液蒸发和漂移,确保更高的防治效果,也降低农药残留。”
精减用药技术模式在示范区的应用成果初现——在农药使用减量20%的情况下,病虫害防治效果不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药靶向传输释放调控与协同控害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首席黄啟良研究员告诉记者,农药减量带来的效益,最直接的是经济上的,通过技术优化,每季减少两次施药,农药用量减少20%,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由于病虫害防治更加有效,水稻的产量也有所提高。
(据《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