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西南地区大春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5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327
 

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西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一年四季均有马铃薯种植,其中乌蒙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以及西藏、四川和云南藏区等地以春种秋收一季作(当地称大春马铃薯)为主,当前正陆续进入播种期,大部地区墒情较好。为打好西南大春马铃薯生产基础,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要以“筛选适种良种、轮作整地培肥、分类播前处理、适期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收获贮运”为重点,落实全环节技术要点,确保丰产丰收。

      (一)优选良种,分类用种。高山区建议选择已登记的抗晚疫病、稳产高产、优质耐储运的鲜食和加工兼用的中晚熟品种,间套作地区还要考虑具备株型直立或半直立、株型紧凑、耐荫性好等特性的品种。选用符合GB18133—2012国家标准的一、二级大田用脱毒种薯,播前应在通风阴凉处贮存,保持播种期生理状态良好、播种时刚发壮芽。种薯繁殖地块,提前除杂去劣,确保纯度。春旱常发地区,宜选用小薯块(50—100克)整薯播种;春季墒情较好的区域,可切块播种。根据本地土传病害类型选择适合农药拌种或喷洒处理薯块,切刀用75%酒精或0.3%—0.5%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消毒,切块大小30—50克/块,2—3个芽眼/块。

      (二)合理轮作,整地培肥。宜与禾谷类、豆类、绿肥等作物轮作,避免连作或与茄科作物轮作。选地注意前茬作物除草剂、新型生物菌肥等使用情况,避免不利成分残留影响马铃薯生长。前茬作物收获后尽早深耕整地,作业深度一般25厘米以上。播种前采用微耕机、旋耕机等机械浅耕作业。有机肥无机肥结合使用,建议亩施腐熟好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或马铃薯专用生物有机肥100—300公斤,以及复合肥50—80公斤作底肥一次施入,酸性土壤每亩可施入20—30公斤的硝酸钙防止裂薯或空心。

      (三)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依据气候变化适期播种,针对春旱风险,密切监测土壤墒情,视墒调整播期,一般2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低海拔地块早播,高海拔晚播。播种密度可依据品种特性和种薯大小调整,植株高大、株型展开品种适当稀植,植株矮小紧凑品种适当密植。净作播种密度一般3500—4500株/亩,间套作通常2500株/亩左右。地势平坦和坡度较小的田块推荐采用中小型机械播种,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等联合作业;山地或梯田类型的小地块推荐小型机械结合人工播种,机械开沟,人工播种和施肥,机械覆土

      (四)适墒种植,科学用肥。本区常前期干旱、中后期雨水偏多,需注意前期保墒抗旱、后期清沟排渍防涝。春季干旱地块采用抗旱种植技术,其中严重干旱地块采取膜侧集雨等方式种植,中等干旱地块可平播垄管;墒情较好地块一般垄作,可采用大垄双行膜上覆土等方式种植。大春马铃薯生育期长,应按照基肥追肥相结合、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方式,防止后期脱肥早衰。苗期视苗情结合中耕培土,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或每亩碳酸氢铵25公斤和硫酸钾5—8公斤兑水施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高地隙中耕施肥培土机具或小型田间管理开展机械作业。生育中后期植株出现缺肥症状时,针对缺失元素喷洒相应叶面肥。

      (五)综合除草,防控病虫。草害防控,人工除草配套中耕培土等措施进行,化学除草可采用土壤封闭法和茎叶喷雾法,即出苗前在表墒较好情况下选择马铃薯专用苗前除草剂喷施土层表面;在马铃薯出苗(3—5叶期)后、杂草1—5叶期时根据杂草种类选用马铃薯专用苗后除草剂,行间近地面喷施,茎叶喷雾要尽量避开马铃薯植株。病害防控,防治重点是晚疫病,播种前选择专用防晚疫病药剂拌种,生长季节科学应用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生长前期喷施苦参碱、代森锰锌、氟啶胺或氰霜唑等保护性药剂进行预防,发病初期适时喷施丁子香酚、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噁酮·霜脲氰或氟菌·霜霉威等药剂进行防治,注意药剂轮换交替使用。对其他病害,应选择脱毒种薯,兼顾合适药剂土壤或种薯处理,发病初期喷施或浇灌针对性药剂连续防治2—3次,如疮痂病严重的地块可使用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黑胫病、环腐病和青枯病严重的地块可选用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唑锌或噻霉酮等药剂。虫害防控,对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采用拌毒土或毒饵沟施,利用杀虫灯或性信息素诱杀成虫。加强马铃薯块茎蛾在生长田间和储藏期的综合防控,卵孵化盛期至二龄幼虫分散前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或与其他生物农药混合使用,进行叶面喷雾;重发区收获后薯块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喷雾,晾干后入库贮藏。

      (六)适期收获,科学贮运。本区域马铃薯常在6—10月成熟,成熟期处于雨季,应视市场行情和天气状况适时收获,推荐收获种薯用尼龙网袋定额包装。种薯和鲜食薯可待雨季后期、土壤含水量适当时,在薯皮老化后,优选小型收获机收获,避免机械损伤。收获时忌块茎沾上雨水造成运输途中和贮藏期间腐烂。选择通风、阴凉、避光条件贮藏。贮藏库房预先灭菌、消毒,同时使用国标农药进行鼠害防治。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