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聚焦“金张掖”系列高产“魔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5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734
 

    在第十五届兰洽会的张掖展馆前,多年不见的“航天育种”大豆精彩亮相。它就是山丹金粒种业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金张掖”系列大豆新品种,它以其神奇的高产而被誉为“魔豆”,2008年在平凉、张掖的亩产量分别达436.8公斤和352公斤。而目前中国大豆最高产量是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王连铮教授培育的中黄35,产量为371.8公斤。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陇豆2号”大豆,在甘肃的最高产量为263公斤。

   “金张掖”系列大豆新品种的问世,把农民做梦不敢想的奇迹成了现实,填补了我省没有高产大豆新品种的空白,对全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特别是对我省陇东旱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全国来看,由于我省没有适合省情的高产大豆品种,我省在大豆加工产业方面还是一项空白,该新品种为我省发展大豆加工产业提供了原料保障。

   “金张掖”系列大豆新品种的亲本是航天育种新品种,经过山丹金粒种业有限公司历时3年精心培育而成。2006年,公司在张掖、山丹、白银五大坪农场、新疆阜康县、新疆建设兵团农四师等地种植300多亩,该大豆新品种表现的外形、叶片、绒毛、分支与原种亲本完全一致,并培育产生了一个品系的6个高产大豆新品种。

    2007年,采收的六颗变异株为原本,在张掖、山丹、白银分别以小面积单繁单育试种,田间表现和收获的实物与第一代变异种完全一致。根据对变异种两年的单繁试种观察,六个新种性状稳定。

    “金张掖”系列大豆新品种受到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王连铮教授等国内知名大豆专家的高度重视,在他的建议下,2008年,山丹金粒种业有限公司选择了其中一个品种在甘肃省参加新品种省区域实试。区试在参加区试的六个品种中产量排名第一,尤其在平凉、张掖两个农科所的精心栽培试验中产量表现突出,亩产分别达到了436.8公斤和352公斤。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四社董彦军种植亩产414公斤,甘州区上秦镇安里闸九社刘学顺种植亩产达435公斤。

    2009年,经山丹金粒种业有限公司申请,“金张掖”系列大豆新品种通过了农业部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新品种保护申请。同时,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大豆新品种,受到了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省种子总站杨祁峰、王立孝、李成德等专家的关注,为丰富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模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将该新品种在全省16个区县进行推广试验示范。

记者于去年秋季在该大豆新品种区试地看到,经过130多天生长的大豆已成熟,随便拉起一株大豆茎秆,都是繁密的分枝,上面结着密密麻麻的豆荚,据测量,每株大豆结荚800多个,是传统大豆的三倍。“金张掖”系列大豆新品种耐旱、分支强、结荚率高;生育同期短,生育期120天至150天;经区试水地一败结荚单株在350至800个,最高达1200个之多;旱地单株结荚在300至600个,大田亩产精耕细作可突破500公斤。(作者: 王朝霞 甘肃)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