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黑龙江佳木斯市遭受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全市90%的旱田不同程度的受到危害,出苗不全、苗小、苗弱,二、三类苗占30%。6月5日全市下透雨后,各地及时对未出苗的地块进行了毁种和补种,造成农时拖延,如果田间管理不合理,不仅可以造成减产,而且会出现贪青晚熟的现象,对我市农业增产增收造成影响,为了确保今年粮食不减产,农民不减收,现提出以下加强田间管理促进作物早熟的技术意见。
一、加强田间管理
1、大豆
⑴苗期管理:①查苗、补苗,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补苗,并及时间苗,剔出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②加强中耕培土。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期最少中耕三至四遍,农谚“豆锄三遍粒滚圆”。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垄,利于耐旱、抗倒、排涝。
⑵开花结荚期管理:开花结荚期主要争取花多、花早、花齐,防止花荚脱落和增花、增荚,这是此期管理中心任务。要看苗管理,保控结合,高产田以控为主,避免过早封垄郁闭,在开花末期达到最大叶面积为好。具体措施是:封垄前继续锄草,看苗酌情追肥,弱苗初花期追肥,壮苗不追肥防止徒长。花荚期追磷肥效果明显。
⑶鼓粒成熟期管理: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促进养分向子粒中转移,促粒饱增粒重,适期早熟则是这个时期管理的中心。这个时期缺水会使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秋季遇旱无雨,应及时浇水,以水攻粒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大豆黄熟末期为适收期。
2、玉米
(1)确保株数:3~5叶展期进行间苗定苗,保证合理的留苗密度,一般为4000株/亩。有些高秆大穗型不适宜密植的品种为3000-3500株/亩。而耐密型品种根据地力等条件和产量目标,还可进一步提高到4500-5000株/亩。在中期管理中要及时清除小株、弱株及分蘖、空秆等,减少养分空耗。
(2)防止倒伏:倒伏尤其是中后期倒伏是玉米增加穗数、提高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可在选用耐密植抗倒伏品种基础上,采取合理密植、施肥、蹲苗、中耕培土以及去除小、弱、空株等措施预防倒伏。在密度过大、有严重倒伏危险的地块,可提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预防。如用50%矮壮素水剂200倍液在孕穗前喷施。
(3)去雄及摘除无效穗: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在雄穗抽出顶叶三分之一时进行,去雄时可隔行去雄,或每隔2行去掉2行,靠地头和边际的2行不去雄,以免影响散粉;及早去除无效穗,使养分集中供给主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籽粒形成。
(4)放秋垄拿大草:8月上中旬玉米田及时放秋垄,疏松土壤,散失多余水分;拿净大草,避免与作物争夺养分。
(5)站杆扒皮晾晒:在玉米蜡熟中后期进行扒皮晾晒15-20天。玉米可适当晚收,在酷霜到来之前2-3天,割倒玉米秸秆,放大铺子,促进玉米后熟。
3、水稻
主要是抓好水层管理。当前各地深水灌溉现象十分普遍,很多田块水层较深,水面一层青苔,土壤温度较低,引发潜叶蝇,水稻返青慢,难以发育分蘖。因此,当前各地要突出抓好水浆管理,坚持浅水灌溉,干湿交替,以水调温,以水调肥,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健壮,促进分蘖发生。原则上不保持水层,上浅水后,让田间自然落干后两三天再上浅水。稻草在分解腐烂的过程中,产生很多有害的气体毒害禾苗,为减轻有毒物质对禾苗的伤害,做好水层管理,才能有利于禾苗的正常生长。抛、插后应做到浅水回青及分孽,够苗要及时露晒田,要多露轻晒,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达到排除土壤中的有毒气体,促禾苗生长健壮。抽穗扬花期,田间应保持有浅水层以增加田间湿度,达到保温护苗作用;灌浆结实后,应保持田间湿润为主,并防止断水过早,影响产量。
二、实施科学追肥
促早熟追肥的原则是: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减少氮肥施用量,增加鳞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和叶面肥的施用量,增加追肥次数。
1、水稻追肥
今年春旱对水稻影响较小,可以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但出现插后干的地块,各期追肥也应适当前移,在施肥品种上应轻施氮肥、重施钾肥。水稻追肥重点推广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即改变以往重施返青、分蘖肥,轻施穗肥的习惯,而是采用轻施返青、分蘖肥,重施穗肥的施肥新技术。返青、分蘖肥每公顷施纯氮20-25公斤,六月二十五日左右施促花肥每公顷纯氮15公斤+纯钾25-30公斤,七月十五日左右每公顷纯氮20公斤。应用此项技术可以减少氮肥用量30%左右,并且能增产10%以上。但重施穗肥必须在轻施返青、分蘖肥的前提下。否则,按照常规施肥技术,施用穗肥要做到“三看”。一看田的肥瘦。田肥,底肥足,分蘖肥较多的可以不施。二看稻株的长势长相。早晨叶片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黄的要施。三看天气情况。阴雨天多可不施,晴天多则要施。穗肥用量一般每亩施尿素3?4公斤,在水稻园杆期施用。水稻穗肥施用后,根据情况还要施用粒肥。粒肥是指水稻抽穗以后的追肥。水稻抽穗以后,叶片中的氮素转移到穗部,使叶片含氮量降低,导致光合能力下降,并提早衰老和死亡。因此,施用粒肥,对增加叶片含氮量,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光合生产率都有良好的作用。粒肥应该酌情施用,即要看苗,看天而定。掌握苗不黄不施,少晴多雨的天气不施,有病害的不施;水稻抽穗后叶色退淡,晴朗日照多的天气,施用粒肥效果明显。施用粒肥采用根外追肥,即叶面喷施,一般可亩用1%尿素溶液70公斤左右,于抽穗后2?3天的晴天下午闭花时喷施。
另外,水稻孕穗至抽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并促进水稻早熟。一般亩用磷酸二氢钾50-100克,加60-70公斤水喷施。隔5?7天再喷一次。在水稻生育期内喷施硫酸锌,可满足水稻对锌的需求。喷施“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可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增产增收。
2、玉米追肥
毁种的玉米地块,追肥量要较正常用量增加10%--15%,在大喇叭期前3?5天进行,有条件的要采取二次追肥;生育期喷施硫酸锌,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以促进玉米提早成熟。喷施“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可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增产增收。
正常出苗的玉米追肥要掌握以下要点:要巧施拔节肥,重施穗肥,酌情补施粒肥。玉米从拔节到抽雄阶段是玉米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体内营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不仅要继续满足根、茎、叶大量生长的需要,而且还要保证生殖器官发育的供应,此期追施拔节肥,可使玉米根系发达,秆壮穗多,穗大粒多,防止空杆和倒伏。巧施拔节肥,既要施用的时间要准确,施肥的数量要适当。过早起不到壮杆的作用,过迟会造成黄叶、脱肥,过多会造成徒长倒伏。施用期一般在植株7-9叶展开(或10-11叶出现)时施用为宜,施肥量可占总施肥量的15%左右。玉米出现大喇叭口时,正是雄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雌穗的小穗小花分化盛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和花粉生活力强弱的关键时期。从小花分化至乳熟期,也就是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的一个月,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需肥的高峰期。此期如果缺肥,会造成雌穗发育不良,秃顶,秕粒多,产量低。因此,要重施穗肥,能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争取穗大粒多产量高。玉米穗肥的施用时间在玉米抽雄前10?15天,一般在出现大喇叭口时。弱苗可适当提早,旺苗可稍迟。施肥量可占总施肥量的40%左右。酌情补施粒肥,应掌握“早施、巧施、少施”的原则。“早施”即在玉米果穗吐丝时施用,使肥效在灌浆乳熟时充分发挥。“巧施”即根据植株不同长相而定,在穗肥不足产生脱肥、果穗节以下的黄叶多时,应施粒肥。反之,若穗肥充足,土壤肥沃,植株长势旺盛,果穗节以下仍有4片叶左右较深绿时,则可不施,以免贪青。“少施”即是粒肥的施用量要控制在总施肥量的5%左右。可用2.5公斤/亩左右的尿素穴施或深施覆土,也可用1%的尿素溶液进行喷施。生长过旺的玉米,应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
3、大豆追肥
大豆追肥主要以叶面肥为主,要喷施磷钾为主的叶面肥次数。补种的地块要采取多追肥、多喷施叶面肥等措施,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大豆需要钼来形成根瘤,生育期喷施钼酸铵,可使大豆增产10%以上,喷施“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可提高大豆的抗逆性,增产增收。
三、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1、苗期害虫防治
主要包括大豆蓟马、斑须蝽、跳甲、地下害虫、红蜘蛛等害虫。由于去冬温度较高,各类害虫越冬状况良好,随着近期温度持续回升,田间温湿度对苗期害虫发生非常有利,对保苗、促苗形成威胁。因此,要做好灾情调查,确定重点对象和重点区域进行重点防治,合理确定防治时期和防治药剂。
2、草地螟防控
目前,草地螟幼虫在我市陆续发生,个别地方已达到3龄,因此,各地务必加强草地螟预警监测工作,达到防治指标的农田要把该害虫消灭在3龄之前;农田与荒地、林地交接地带,要用药剂封堵,设置隔离带,密度大的地方,可采取挖防虫沟的办法防止草地螟迁入农田危害;切实抓好公共地带草地螟防控工作,避免害虫大批量、多批次侵入农田。
3、水稻稻瘟病防治
从气象部门预测看,气象条件对水稻稻瘟病发生及流行十分有利。因此,要加强施肥管理,防止氮肥施用过多、过晚;对多肥地块、低洼地块和感病品种集中地块要密切注意水稻叶瘟发展情况,如果发病较普遍,有急性病斑出现,应进行全田施药予以防治,控制灾情蔓延或加重,若病情仍有发展,应在10天左右在喷施1次;水稻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必须进行先期施药预防,在水稻孕穗末期、齐穗期各喷药1次。
4、草害防除
严重干旱对封闭化学除草效果将造成严重影响,随着雨水及温度同步,极易造成草苗齐长,草荒形势加剧。因此,各地要密切关注杂草发生、发展态势,要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农业、人工措施清除田间杂草的,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防止草荒严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