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主要侵染茎或薯块,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种薯染病腐烂成粘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染病一般株高15一18cm出现症状,植株矮小,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褪绿黄化,或腹部变黑,萎蔫而死。横切茎可见三条主要维管束变为褐色。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别于青枯病。 | |
病原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Van Hall)Dye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属欧氏杆菌属中造成软腐的一个低温类型。菌体短杆状,单细胞,极少双连,周生鞭毛,具英膜,大小1.3?1.9×0.53?0.6(μm),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发酵葡萄糖产出气体,菌落微凸乳白色,边缘齐整圆形,半透明反光,质粘稠。该菌适宜温度10一38℃,最适为25?27℃,高于45℃即失去活力。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种薯带菌,土壤一般不带 | |
菌;病菌先通过切薯块扩大传染,引起更多种薯发病,再经维管束或髓部进入植株,引起地上部发病。田间病菌还可通过灌溉水、雨水或昆虫传播,经伤口侵入致病,后期病株上的病菌又从地上茎通过甸甸茎传到新长出的块茎上。贮藏期病菌通过病健薯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使健薯染病。窖内通风不好或湿度大、温度高,利于病情扩展。带菌率高或多雨、低洼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如抗疫1号、胜利1号、反帝2号、渭会2号、渭会4号和渭薯2号等。(2)选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3)切块用草木灰拌种后立即播种。(4)适时早播,促使早出苗。(5)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特别是留种田更要细心挖除,减少菌源。(6)种薯入窖前要严格挑选,入窖后加强管理,窖温控制在1?4℃,防止窖温过高,湿度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