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豆类人纹污灯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10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605
 

 

    学名 Spilarctia subcarnea (Walker)鳞翅目,灯娥科。别名红腹白灯蛾、人字纹灯蛾。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

    寄主 豆类、白菜、甘蓝、花椰菜、萝L等十字花科蔬菜及瓜类、马铃薯、玉米等。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吃成孔洞或缺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20mm,翅展45?55mm。体、翅白色,腹部背面除基节与端节外皆红色,背面、侧面具黑点列。前翅外缘至后缘有一斜列黑点,两翅合拢时呈人字形,后翅略染红色。卵扁球形,淡绿色,直径约0.6mm。末龄幼虫约50mm长,头较小,黑色,体黄褐色,密被棕黄色长毛;中胸及腹部第l节背面各有横列的黑点4个;腹部第7?9节背线两侧各有1对黑色毛瘤,腹面黑褐色,气门、胸足、腹足黑色。蛹体长18mm,深褐色,末端具12根短刚毛。

    生活习性 我国东部地区年生2代,老熟幼虫

在地表落叶或浅土中吐丝粘合体毛做茧,以蛹越冬。翌春5月开始羽化,第一代幼虫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发生量不大,成虫于7?8月羽化;第二代幼虫期为8?9月,发生量较大,为害严重。成虫有趋光性,卵成块产于叶背,单层排列成行,每块数十粒至一、二百粒。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3龄后分散为害,受惊后落地假死,卷缩成环。幼虫爬行速度快,自9月份即开始寻找适宜场所结茧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1)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2)药剂防治 此虫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与菜青虫、菜蛾等鳞翅目害虫混杂发生,在喷药防治菜青虫、菜蛾时即可兼治此虫。在豆类上卵高峰后3?5天,喷洒广谱性杀虫剂防效优异。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