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豆类豆二条萤叶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10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568
 

    学名 Paraluperodes suturalis nigrobilineatus (Motschulsky) 属鞘翅目,叶甲科。异名Monolepta nigrobilineata Motschulsky、Luperodes suturalis nigrobilineata Motschulsky。别名黑条罗萤叶甲、二黑条萤叶甲、大豆异萤叶甲、大豆二条叶甲、二条黄叶甲、二条金花虫。俗称地蹦子。分布在全国各大豆产区以及日本、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

    寄主 大豆等豆科植物、水稻、甜菜、大麻、高粱等。

    为害特点 以成虫为害大豆子叶、生长点、嫩茎,把叶食成浅沟状圆形小洞,为害真叶成圆形孔洞,严重时幼苗被毁,有时还为害花、荚、雌蕊等,致结荚数减少。幼虫在土中为害根瘤,致根瘤成空壳或腐烂,造成植株矮化,影响产量和品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7?3.5mm,宽1.3一1.9mm。体较小,椭圆形至长卵形,黄褐色。触角基部

两节色浅,其余节黑褐色,有时褐色。足黄褐色,胫节基部外侧有深褐色斑,并被黄灰色细毛。鞘翅黄褐色,前翅中央各具1条稍弯的黑纵条纹,但长短个体间有变化。头领区有粗大刻点。额瘤隆起。触角5节较粗短,第1节很长,第2节短小。前胸背板长宽近相等,两侧边向基部收缩,中部两侧有倒“八”字形凹。小盾片三角形,几乎无刻点。鞘翅两侧近于平行,翅面稍隆凸,刻点细。卵球形,长0.4mm,初为黄白色,后变褐色。末龄幼虫体长4?5mm,乳白色,头部、臀板黑褐色,胸足3对,褐色。裸蛹乳白色,长3?4mm,腹部末端具向前弯曲的刺钩。(图右)

    生活习性 东北、华北、安徽、河南一带年生3?4代,多以成虫在杂草及土缝中越冬。浙江越冬成虫于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害春大豆,6月为害夏大豆,7月中下旬又为害大豆花及秋大豆幼苗。河南于5月中旬为害幼苗,7月上中旬为害豆花。东北4月下旬至5月上旬始见成虫,5月中下旬为害刚出土豆苗或甜菜苗;黑龙江为害豆叶,6月进入为害盛期。成虫活泼善跳,有假死性,白天藏在土缝中,早、晚为害,成虫把卵产在豆株四周土表,每雌产卵300粒,卵期6-7天,幼虫孵化后就近在土中为害根瘤,末龄幼虫在土中化蛹,蛹期约7天,成虫羽化后取食一段时间,于9-10月入土越冬。

    防治方法 (1)秋收后及时清除豆田杂草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如能结合秋翻效果更好。(2)成虫发生后,每667m2 喷撒甲敌粉或乙敌粉1.5kg或喷洒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667m2 喷对好的药液55L。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