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甜菜草地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10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55
 

    学名 10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鳞翅目,螟蛾科。别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网锥额野螟。分布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宁夏、甘肃、青海、河北、山西、陕西、江苏等省。

    寄主 甜菜、大豆、向日葵、亚麻、高粱、豌豆、扁豆、瓜类、甘蓝、马铃薯、茴香、胡萝卜、葱、洋葱、玉米等。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长大后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使叶片呈网状。大发生时,也为害花和幼荚。草地螟是一种间歇性暴发成灾的害虫,此螟第3个为害周期已到来,现已进入大发生期,1996年在部分地区严重发生之后,1997年再度暴发成灾。第一代发生面积和范围进一步扩大,部分地区受害比较重。据全国农技中心和各省站及有关区域站监测,目前一代成虫在内蒙古、山西及河北等地已进入盛发阶段,一些地方必将发生第二代幼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2mm,翅展24?26mm;体、翅灰褐色,前翅有暗褐色斑,翅外缘有淡黄色条纹,中室内有一个较大的长方形黄白色斑;后翅灰色,近翅基部较淡,沿外缘有两条黑色平行的波纹。卵椭圆形,0.5×1(mm),乳白色,有光泽,分散或2一12粒覆瓦状排列成卵块。老熟幼虫体长19?21mm,头黑色有白斑,胸、腹部黄绿或暗绿色,有明显的纵行暗色条纹,周身有毛瘤。蛹长14mm,淡黄色。土茧长40mm,宽3?4mm。 生活习性 分布于我国北

方地区,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吐丝作茧越冬。翌春5月化蛹及羽化。成虫飞翔力弱,喜食花蜜,卵散产于叶背主脉两侧,常3?4粒在一起,以距地面2?8cm的茎叶上最多。初孵幼虫多集中在枝梢上结网躲藏,取食叶肉,3龄后食量剧增,幼虫共5龄。(图右)

    防治方法 (1)鉴于草地螟幼虫的严重危害性,一要严密监测虫情,加大调查力度,增加调查范围、面积和作物种类,发现低龄幼虫达到防治指标田,要立即组织开展防治。二要认真抓好幼虫越冬前的跟踪调查和普查。(2)此虫食性杂,应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可消灭部分虫源,秋耕或冬耕还可消灭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老熟幼虫。(3)药剂防治 在幼虫为害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