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到合作,山东省三家玉米育种单位创新联合模式,有力整合行业资源,打造强势“研发航母”。8月29日,山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与山东登海种业有限公司、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济南签订合作协议,在该合作框架中,包括核心种质资源等“商业机密”都可互换共享,这标志着我省玉米产学研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悉,协议内容包括科技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各方将共同申请和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和产业研发项目,联合牵头成立山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方的国家玉米工程中心、改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对等开放;进行种质协议交换,加强育种核心种质交流等。
协议中核心种质资源共享是一大亮点。由于玉米育种的特殊性,种质资源代表其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基础相对狭窄。一些专家还认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迅速,但研发和分配机制等长期存在弊端,种业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逐渐过剩,同时普遍缺少国际竞争力。
登海种业董事长李登海认为,当前国内无论是科研单位还是企业,都非常重视植物品种权保护,但在国际种业巨大的竞争压力前,光有保护还不够,更应在“尊重产权,诚信保密”原则下,加强交流合作,整合内部资源,形成研发合力。这次协议签署,有助于各方共享科研成果,加速成果的转化。
据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汪黎明介绍,三家单位性质不同,各有优势。玉米研究所是我国从事玉米育种、栽培生理研究较早的单位之一,“十五”以来,该所共有38个品种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登海种业具备产业优势,具有年生产推广玉米新品种4000万公斤的能力,并在全国玉米生态区设有32处育种中心和实验站,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研发平台;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我国开展玉米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较早的实验室,创制出和一系列材料成为丰富玉米育质的重要来源。(大众日报 张海峰 王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