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夏花生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11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97
 

    眼下,河北省中南部夏花生正进入结荚期,再有二十来天就进入采收期了,这个阶段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容易引发各种病害。特别是天府3号等小果类的花生极易感染叶斑病。此病在各花生产区普遍发生,是花生中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花生发病后,叶片布满斑痕,提早脱落,严重影响光合效能,使荚果不饱满,降低产量和品质,常给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介绍一下花生叶斑病的发病特征及其防治方法。

    病害特征

    1.花生褐斑病。这种病害在发生初期,病叶上先形成黄褐色或铁锈色针头大小的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形成直径4~10毫米大小不等的病斑,病斑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淡褐色或暗褐色,边缘有较明显的黄色晕圈,严重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使叶片干枯脱落。在潮湿条件下,老病斑上(叶正面)产生灰色霉状物,排列不规则,茎部、叶柄和托叶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褐色,中间稍凹陷。

    2.黑斑病。黑斑病发生初期叶片症状与褐斑病难以区别,后期病斑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一般为1~5毫米,呈黑褐色或黑色,病斑周围黄色晕圈不明显,在老病斑叶片背面,生有许多黑色小点,排列成同心轮纹,在潮湿的情况下,病斑上长一层灰褐色的霉状物。发病严重时,每片叶上可产生许多病斑,并相互连成不规则形的大斑,叶片大量脱落,仅留顶部新生的几片叶子。在叶柄和茎秆上也能产生椭圆形的黑色病斑,严重时茎秆变黑枯死。

    3.花生焦斑病。该病多从花生的边缘发病,感染病害后的病斑呈“V”字形。病斑较大,呈黑色,严重的会造成叶片萎蔫、干枯、脱落。

    防治措施

    1.喷施叶面肥。对于肥力不足的沙性壤土地,当夏花生进入结荚后期,应及时喷施叶面肥,可结合杀虫剂和杀菌剂混配施用。一般每亩每次用尿素25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加水30公斤喷施,每7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2.科学用药。在发病初期,当病叶率达10%~15%时开始施药,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是防治花生叶斑病的重要途径。我省冀中南花生产区应结合当地种植习惯,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抗病品种,如冀花2号、冀花4号、冀花5号、中华12号、鲁花11等。

    4.轮作倒茬。试验表明,花生叶斑病菌只危害花生,尚未发现对其他寄主造成危害。为提高花生产量,减轻叶斑病的发生,在粮油产区可与冬小麦玉米等禾谷类或薯类作物进行轮作,这样也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定州市农牧局 王虎 任云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