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2009-2010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14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2051
 

2009-2010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一、试验目的

    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新育成小麦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利用价值,鉴定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为国家品种审定提供依据,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二、试验组别、主持单位及主持人

    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分别在长江流域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组织开展,试验设长江上游冬麦组、长江中下游冬麦组、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分旱肥组和旱薄组)、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等9个区组,分别由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等4个单位主持,朱华忠等5位同志负责。各试验组别、主持单位和主持人详见表Ⅰ。

    三、参试品种及承试单位

    本年度共安排试验25组,参试品种317个次(含对照),试验点次314个。其中,区域试验12组,参试品种144个,试验点次199个;生产试验8组,参试品种32个,试验点73个;预备试验5组,参试品种141个,试验点42个。参试品种和承试单位详见表Ⅱ(Ⅱ-1?Ⅱ-14)。

    四、试验设计

    (一)预备试验:参试品种间比排列,一次重复,小区面积0.02亩,全区收获。

    (二)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完全随机区组排列(不能按方案中各品种序号的顺序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0.02亩,全区收获。设置优质对照的组别,优质对照品种不进行产量汇总,只作为品质对照,除品质分析供样试点(承试单位中带*的单位)在同一地块种植一小区(面积0.02亩)供品质分析取样外,其他试点均不种植优质对照品种。各省(区)不再安排辅助对照品种。

    (三)生产试验:参试品种随机区组排列,二次重复,对照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小区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0.3亩),全区收获。

    五、抗性鉴定

    (一)抗病鉴定: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抗病鉴定,采用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相结合的方式,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出具综合抗病鉴定报告。总负责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陈万权,联系人:刘太国,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邮政编码:100094,联系电话:010-62815618。

    各试验组别病害鉴定对象:

    长江上游冬麦组: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

    长江中下游冬麦组: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春水组: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黄淮冬麦区旱地组:条锈病、叶锈病、黄矮病和白粉病;

    北部冬麦区水地组: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

    北部冬麦区旱地组:条锈病、叶锈病、黄矮病和白粉病。

    具体抗病鉴定方案见附件4。

    (二)抗旱鉴定: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抗旱鉴定,抗旱鉴定由河南省洛阳农科院承担,负责人:张灿军,联系人:杨子光,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农科路,邮政编码:471022,联系电话:0379-65791898。

    (三)抗寒鉴定: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及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第二年区试品种和生产试验品种同年进行抗寒鉴定。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和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参试品种抗寒鉴定由河北遵化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承担,地址:河北省遵化市西十里铺北,邮政编码:064200,联系人:王秀红,联系电话:0315-6664501。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参试品种抗寒性鉴定播期10月6-7日(与菏泽试点最早播期接近),其它要求同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抗寒鉴定。本年度做抗寒鉴定的品种:徐麦4036、宿553、良星66、山农05-066、山农9540-55、新麦26、苏北麦1号,以济麦22和石4185为对照品种。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参试品种抗寒鉴定由北京市延庆县种子管理站承担,地址:北京市延庆县京张路口东农业技术推广站院内,邮政编码:102100,联系人:侯淑敏,联系电话:010-69184167。

    六、品质分析

    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品质分析,测试项目包括容重、子粒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延伸性和拉伸面积等。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负责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等6个组别参加区域试验品种的品质分析,负责人:王步军,联系人:周桂英,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政编码:100081,联系电话:010-82108740,82108625。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负责长江上游冬麦组和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参加区域试验品种的品质分析,负责人:王乐凯,联系人:赵乃新,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邮政编码:150086,联系电话:0451-86617248,86665716。

    七、DNA指纹检测

    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DNA指纹检测,DNA指纹检测由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承担。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所有区组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进行DNA指纹检测,负责人:赵昌平、王立新,联系人:李宏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邮政编码:100097,联系电话:010-51503966、51503402。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对长江上游冬麦组和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进行DNA指纹检测,联系人:张瑞英,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邮政编码:150086,联系电话:0451-86617248,86665716。

    八、冬春性鉴定

    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和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同年进行冬春性鉴定,冬春性鉴定由河南省洛阳农科院承担,负责人:张灿军,联系人:冀天会,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农科路,邮政编码:471022,联系电话:0379-65791898。

    九、试验要求

    (一)供种

    1、试验用种:由参试单位供种,供种单位按照试验方案规定的参试品种(含对照)供种。每试点每品种供种量:预备试验0.5公斤,区域试验1.5公斤,生产试验8.0公斤,并提供种子发芽率、千粒重等技术数据。

    2、抗性鉴定、DNA指纹分析、冬春性鉴定用种:由参试单位供种,参试品种种子在9月5日前寄到本组指定试点(承担单位中带★的单位,各区组指定试点需供种量见表Ⅲ),由该指定试点将相应数量的抗性鉴定、DNA指纹分析、冬春性鉴定用种统一寄到相应的负责鉴定、分析的单位,其中长江上游冬麦组和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将DNA指纹分析用种一式两份各0.5公斤分别寄送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

表Ⅲ:各区组指定试点需供种量(单位:公斤)

试验组别

区试

抗病

抗旱

抗寒

DNA分析

冬春性

合计

长江上游冬麦组、长江中下游冬麦组

1.5

0.5

 

 

1.0

 

3.0

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春水组

1.5

0.5

 

 

0.5

0.5

3.0

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

1.5

0.5

 

1.0

0.5

 

3.5

黄淮冬麦区旱地组

1.5

0.5

0.5

 

0.5

 

3.0

北部冬麦区旱地组

1.5

0.5

0.5

1.0

0.5

 

4.0

北部冬麦区水地组

1.5

0.5

 

1.0

0.5

 

3.5

    (二)品质分析供样:由相应试点供样,承试单位中带*的单位从当年区域试验收获种子中提供样品(包括对照种),要求各点及时收获,挂起风干,保管好种子,确保品质分析种子质量。主持单位和有关省(区、市)种子站负责督促试点邮寄种子,每品种每点供种1公斤,种子寄到相应的品质分析单位。种子在以下规定时间之前用特快专递寄出:长江上游冬麦组6月20日;长江中下游冬麦组6月25日;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7月5日;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和北部冬麦区旱地组7月15日。寄种时应使用结实的包装物牢固包装,包装物内外同时加注试验组别、试点名称、品种名称、收获时间标签,收获期遇雨的试点在应特别注明,其他要求由品质测定单位另行通知。

    (二)试验地选择及试验管理

    选土壤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的地块,播期和行距配制按当地生产实际确定,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试验管理应及时施肥、排灌(旱地组除外)、治虫、中耕除草,但不应对病害进行药剂防治,不应使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保证同一试点各品种、各重复间的各项管理措施一致(包括播期、密度、施肥量与方法等),同一重复内的同一管理措施应在同一天内完成。试验过程中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人、鼠、鸟、畜、禽等对试验的危害。

    试验实行封闭管理,未经试验组织管理部门同意,任何非试验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考察试验;在区试年会前,任何人不得随意透露品种的试验信息。

    (三)观察记载

    严格按《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标准》进行,各承试点记载统一使用《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本》(记载本可打印或复印)。收获时注明各小区实收面积,各试点可不作方差分析。

    (四)试验检查

    1、各试点将苗期报告报本组试验主持单位,由主持单位汇总后报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管理处。因灾报废的试验,请于报废后15天内函告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管理处、所在省种子站品管科和本组主持单位。

    2、试验主持单位在小麦灌浆期对试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于3月10日前将检查计划报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管理处,考察结束后及时上报检查报告。

    (五)总结报告

    1、试验结束后,各承试点在6月30日前将《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本》报送试验主持单位和本省(区、市)种子站品管科,产量表上报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管理处邱军(电子邮件qiujun@agri.gov.cn)。主持单位在7月30日前写出本组总结讨论稿带到区试年会上审议,并将电子文本发到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管理处。

    2、承担抗病鉴定、抗旱鉴定、抗寒鉴定、冬春性鉴定、品质分析和DNA指纹分析的单位,在7月25日前,将鉴定和分析结果以本单位文函形式报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管理处,并抄送试验主持单位和相关供种单位,同时用E-Mail发到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管理处。

    十、其他事项

    (一)试验的播期、播量和管理

    各试验点的基本苗应控制在本组要求的范围内,同一试点基本苗一致,小区间差异不超过2万株/亩。播种应在规定日期内按播量要求进行,因难以克服的因素推迟播种的,应适当增加播量。

    1、长江上游冬麦组

   (1)播期:10月25日至11月15日,按所在地区大面积生产播期确定。

   (2)播种量:亩基本苗11-15万株。

    2、长江中下游冬麦组

   (1)播期:10月25日前后至11月初。(2)播种量:亩基本苗15万株左右。

    3、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和春水组

   (1)播期:冬水组10月5-15日,春水组10月15-25日,两组试验必须间隔7天。(2)播种量:冬水组12万-16万株,春水组15万-20万株。(3)产量水平:正常年份试验平均亩产在400公斤以上,低于400公斤不予汇总。

    4、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

   (1)播期:10月1日至10月15日。(2)播种量:亩基本苗15万-20万株左右。

    5、黄淮冬麦区旱地组(旱肥组和旱薄组)

   (1)播期:9月25日至10月15日。(2)播种量:旱肥组亩基本苗15万株,旱薄组亩基本苗20万株。(3)除播种期特别干旱,可造墒播种保证出苗外,全生育期不灌水。施足肥料,增施有机肥,旱肥组肥力水平保证200-400公斤,旱薄组肥力水平保证100-300公斤。

    6、北部冬麦区水地组

   (1)播期:9月20日至10月5日,(2)播种量:亩基本苗20万株。

    7、北部冬麦区旱地组

   (1)播期:9月15日至10月5日。(2)播种量:亩基本苗20万-25万株。(3)除播种期特别干旱,灌水保证出苗外,全生育期不灌水。肥力水平保证200公斤左右。

(二)各试验组别的特殊要求,由各试验主持单位发文通知有关单位,并将通知函报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管理处,抄送有关省种子管理站

    (三)DNA指纹检测品种处理

    长4738、陇育4号、皖科06290、山农9540-55、邢台456、舜麦1718、山农05-066、汶农14号、中麦155、良星619等10个品种在继续安排试验的同时请相关部门进行DUS测试或做田间种植对比试验。 XK055-3、宁12-0726、中麦5365、山农06-278、中麦548等5个品种停止试验一年。

    (四)冬春性鉴定品种处理

    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第二年区试的驻99021、皖科06290、泛麦065050、郑麦7698等4个品种,以周麦18为对照品种继续试验。

    相关附件:

    关于印发2009-2010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及展示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2009-2010年冬麦区试展示示范实施方案.rar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