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优9019、皖稻77、皖稻125、皖稻153、皖稻185、K优52,一个个优质、高产、抗病的水稻新品种横空出世……省农科院 “水稻遗传改良及产业化”创新团队成立两年来,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技术特点,优势互补、协同配合、联合作战,着力解决水稻遗传、改良、抗病、耐储藏等技术难题,以系列创新成果向社会交出了满意答卷。
“团队强调分工合作、集成创新,改变了传统研究单兵作战、势单力薄的缺点,既能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又符合现代科学发展规律。 ”省农科院院长、团队带头人杨剑波如是说。作为我省首批确立的“115”产业创新团队之一,“水稻遗传改良及产业化”创新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五位助理组成。 “这个团队,对水稻项目研究统一规划和组织,并整合了全院水稻优质高产、品种选育、抗病虫害、转基因技术、耐储藏性能研究等多方面人才资源。 ”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团队成员之一的罗志祥告诉记者。
对于六个人的团队来说,如何才能达到“1+5>6”的效果?这得靠明确分工、合作共赢。两年来,该团队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并带动12名研究员、18名副研究员、13名博士、18名硕士参与49个国家及省级各类项目的研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两年中,通过密切配合,团队成功育成水稻新品种8个,其中1个已经通过国家审定。 2007年和2008年,团队的“协优9019的选育与应用研究”、“优质、丰产、抗病中籼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两项成果,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水稻分子育种方面,团队也取得诸多进展,分子育种新组合皖稻185,亩产高达681.2公斤。此外,团队还利用转基因和分子辅助育种手段,创制了抗白叶枯病、耐高温等多基因聚合新种质资源100余份。“这些研究可以把水稻的有利性状快速结合在一起,解决传统育种周期长、随机性大、不够精确等多种难题。”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团队成员之一的李泽福介绍道。
科研的最终目的,在于惠及民众。团队在积极开展水稻科研攻关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两年来,该团队与安徽华安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在省内外示范推广皖稻125、皖稻153等水稻新品种、新组合400万亩以上,增加经济效益3.6亿元。针对不同品种特性,团队还配套推广水稻“稀、长、大”栽培、直播等大批新技术,培训基层技术骨干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2000多份,受到农民群众热烈欢迎。目前,在全国种植的水稻两系中籼组合中,我省选育的中籼杂交组合推广面积占70%以上。
《安徽日报》2009年9月5日A2版 本报记者 桂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