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济南视窗电 在2009 中国(山东)玉米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登海就提升我国杂交玉米种子产业的产业化水平,提出几条建议。李登海认为:玉米种子企业应该尽快调整育种目标、 提高科技创新力,在加工方面提高质量。他还建议尽快建立国家监管、扶持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加大对玉米去雄、烘干设备的引进和扶持。
建议一:调整育种目标
李登海认为,成功的种子企业需要使种子达到4 个标准:首先要符合审定,其次要满足农民需求,还要实现“两低两高”(低成本、低风险、高制种产量、高发芽能力),最后还要能够在高产创建中有高产能力。
目前,不少企业的种子能够满足前2 个标准,但却难以达到第3 个标准。“企业的制种产量还需要提高,另外籽粒要小一些,要适应从按斤卖到按粒卖的趋势。”李登海说,“在提高每亩制种产量前提下,关键是提高每株的穗数,而千粒重则不宜高。”
此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也不小,比如说制种风险、出苗风险以及抗倒伏、抗病能力。李登海说:“ 光温变化很容易降低结实率,为保护农民利益,不少企业赔了很多,造成了不小亏损;随着气候变化,出苗不齐和缺苗现象也常有发生,这就需要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提高耐低温能力。”
建议二:建立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
种子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纯度和发芽率两方面,前者在生产环节、后者在加工烘干环节。为了提高纯度,则需要满足亲本纯度、基地隔离和去雄三大条件。
李登海认为,尽管有少数企业的种子亲本不够纯,但大部分企业在亲本纯度问题上很重视,做得也较好;而由于基地相对集中于西北,基地隔离条件的矛盾日益突出。李登海称目前是“千家万户搞育种”,面积大、户数多、难领导。由于农民进城打工越来越多,出现了劳动力紧张局面,特别是在母本去雄时期不能及时去雄。据了解,母本散粉自交是全国普遍现象。
为此,李登海建议:建立国家监管、扶持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解决制种基地隔离和管理问题,他认为这对侵权和乱繁乱制也是一种制约。“我也曾经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过这个议案,这个问题企业解决不了,希望国家能够解决。”李登海说。
建议三:提升去雄、烘干工艺水平
李登海认为,在育种阶段,目前国内企业落后的人工去雄不能保证种子的纯度。“在发达国家,都是以机械化去雄为主,人工只是辅助检查。”据了解,机械化去雄能够提高效率、节约劳动力,更能够提高种子质量。 李登海建议,政府应加大对玉米去雄机械的引进和扶持。
在加工烘干环节上,李登海为国内玉米杂交种业落后的烘干工艺而忧虑。据他调查,目前国内7000家玉米种子企业,拥有种子烘干设备的不足2% ,其中大部分都是外资和合资种子企业在做。就是有烘干设备,大多数企业的设备和工艺也比较落后。李登海说:“我们的种子企业在加工上还停留在粮食烘干的水平,质量差、水平低。我们需要尽快引进国外成熟的设备和管理经验,将种子加工水平从自然晒干向果穗烘干发展。”李登海说。(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