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北京中国科技馆。
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技馆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的“转基因进入寻常百姓家”主题教育活动上,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的主要研究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向《科学新闻》记者透露: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已经通过国家的审核批准。这也证实了连日来业内人士透露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作物---植酸酶玉米即将面市的消息,商业化生产已是箭在弦上。
与转基因棉花的商业化生产已经走过11个春秋相比,中国的转基因粮食作物上市显得滞后了一些。
作为支持派,黄大?一直力推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早在今年2月份,这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就向外界透露,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和转基因抗虫水稻已基本通过生物安全性评价。
然而,对于植酸酶即将上市的消息,众多业内学者仍不敢给予肯定的答案。“有这个风声,但(我)没有核实。”黄大?告诉《科学新闻》,“现在,好像包括做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的当事人都不愿意提及此事。”
240亿撬起产业化
早在2008年7月9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称“转基因专项”)。该专项拟投入资金约240亿元人民币,将主要投入到优势基因的挖掘、转基因品种选育和转基因作物品种的产业化。
作为农业领域获得的唯一专项,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单项投资最高的项目,这一重大专项的目标是要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
中国启动的这项高达200多亿元人民币的转基因专项,重点研究第二代转基因作物,也就是在抗虫基础上通过转基因技术增加作物抗病、抗旱涝和更加高产的特性。
国家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首席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薛达元告诉《科学新闻》:“转基因专项是从国家层面出发,其目的不单单是发展转基因技术,更重要的可能是带动产业化发展。”他同时透露,上百亿专项资金的20%将用于生物安全的检测和设施建设。
专项通过之后,各种猜测也随之诞生:中国有可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商业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国家;转基因粮食商业化生产有望实现;等等。
针对转基因专项的种种反应,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处王学勤处长对《科学新闻》记者表示,投入几百亿的重大专项,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产业化,解决粮食安全,“所以应大力推进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发展”。
围绕这个专项,北京早在去年3月份就率先启动了“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专项以响应国家专项。北京专项的目的之一是完成一批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评估与生产性实验,培育出一批转基因作物新品种,促进转基因农作物的产业化进程。该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总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下设小麦转基因育种、玉米转基因育种、蔬菜转基因育种和林草果树转基因育种4个。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植物基因工程专家、植酸酶玉米主要研究人员之一陈茹梅坦言,生物技术产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欧美都有很强大的生物公司,例如美国的孟山都和杜邦,它们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实力是非常雄厚的。而中国在投入上比较分散,运作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专项的作用就是要更好地提高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促进商业化生产。
“过去我一直给他们批评,所以现在我不愿意承担这项研究。”在转基因专项中毫无承担角色的薛达元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他同时承认,“这一重大专项是与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联系在一起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多的产业化。”
显然,如此大的投入目的并不仅仅是发表一些研究论文。
首例产品有望上市
转基因作物植酸酶玉米要上市的风声就在这个时候透出。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基因安全管理处刘培磊告诉记者,目前,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一旦批准即可上市,但是要想商业化生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品种审定等步骤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长达十几年的研究工作让陈茹梅谈起转基因植酸酶玉米时显得格外小心,“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作为研发单位,目前还没有收到任何官方的通知,也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总部设在北京的作物种籽供应商、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公司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宣布,他们已经获得了一种含有植酸酶的新转基因玉米的生产许可,据Fox财经报导,这是第一例获准在国内市场进行商业销售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预计这种玉米种籽的商业产品将在今年年底面世。
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中国农科院受让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可能已经获得农业部商业化批准。该公司东北生产营销中心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我们已经有转基因作物产品,但是现在市场是否有销售还不太清楚,目前东北还没有。”
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第二届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上范云六就曾透露:“关于植酸酶,我们研发的东西已经跟奥瑞金(Origin)公司合作,转让给奥瑞金(Origin)公司,现在正在进行产业化的进程。这个技术是目前最接近产业化的项目,怎么样使植酸酶因为技术领先的优势尽快地转化为产业的优势,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范云六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基础扎实的现代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我很看好和他们的合作。”
基因:为环境保护而“转”
磷是动物不可或缺的一种营养元素,而玉米、大豆等含有丰富的磷,其中50%~80%以植酸磷(有机磷)的形式存在。但许多单胃动物,如猪、鸡、鸭等,由于消化道内缺乏植酸酶,无法将这些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加以吸收,所以,只能在其饲料中添加矿物磷。而没有利用的植酸磷随动物粪便排出,会造成环境污染。
植酸酶作为一种动物饲料添加剂,可将植酸磷分解成无机磷,“大约可以将植酸磷的利用效率提高60%,可减少大约40%的排泄量。”陈茹梅说,这样既可以满足动物生长需要,又能消除环境负面影响。目前,在欧洲、韩国、日本等地区是强制添加的,目的是降低家畜粪便造成的环境影响。
“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将能够减少植酸酶添加剂的用量,将使饲料成本降低2/3。同时能够减轻江河、水域等环境中磷的污染,并缓解磷资源的匮乏与供应不足。”黄大?说。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研究的统计,国际植酸酶市场规模是5亿美元,仅中国的市场就达到2亿美元。中国玉米种子市场据估计为10亿美元。当前植酸酶通常是通过微生物学的方法来生产的,而奥瑞金计划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生产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的企业。
时机成熟吗?
对植酸酶玉米上市一事,薛达元表示:“现在也只是听说而已,没有官方的说法。但是政府的压力也很大,投入这么多,不商业化生产怎么可能?农业部压力更大。专项也是推动植酸酶玉米研究与上市的动力之一。转基因专项的主要研究对象还包括水稻、棉花等农作物,最终还得国务院来决定。”
中国的转基因研发发展快速期是在1998~2000年,国家高层亲自到农科院号召大力发展转基因。“期间(转基因)抗虫棉是上去了,可是粮食作物却发展滞后。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门对安全问题的认识没有到位,受到国外的负面影响较大,随之带来的是国内的消费者也被‘搞乱’了,所以转基因相关问题的科学普及需要大大加强,以弥补前期造成的问题。”黄大?说。
所以他认为,转基因专项的设立非常必要,“甚至设立得有点晚了。中国在转基因种植面积上原来居全球第四,现在掉到第六了,由于中间受到安全性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发展步伐犹豫了一下才导致这一局面。”
黄大?明确指出,转基因技术是未来发展趋势,不会因为公众和媒体对它有安全上的担心,转基因技术的步伐就会放慢。“而且目前转基因技术处于发展初期,未来的潜力很大,能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所以我对它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并坚定有很好的未来。”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转基因抗虫水稻专家朱祯也认为,中国早应该进行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了,“其实转基因作物与常规育种作物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抗虫水稻与应用生物农药种植是完全相同的。大量的试验表明转基因作物没有另外的反应。”
欧盟的态度转变
长久以来,欧洲一直是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一个主阵地。而现在,欧盟国家多个部长正在呼吁加快转基因生物审批过程。
9月22日,发表在GMO Compass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自从几个获批的美国进口玉米因发现两种转基因品种而被拒之门外以来,来自美国的大豆进口也出现停滞。在这种情况下,多位农业部长呼吁欧盟加快转基因生物的审批过程。如果欧盟不改变现有的强硬转基因进口政策,尤其是丝毫不能接受转基因物质的态度,欧洲的禽畜养殖业将面临一场饲料危机。
欧盟农业专员Mariann Fischer Boel曾一再敦促欧盟委员会加快几种转基因作物的审核工作。丹麦食品部长Eva Kjer Hansen对Boel提出的呼吁表示赞同。她敦促欧盟委员会解决因不接受非认证转基因生物而带来的饲料行业问题。她说:“动作缓慢以及针对转基因生物的零容忍政策正损害欧盟的粮食供应。”
对零容忍政策进行严格解释是一个技术问题,该政策可能会给整个欧盟的粮食供应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德国农业部长也在呼吁加快转基因饲料的审批过程,并呼吁制定实用的监管程序。
市场决定命运
陈茹梅介绍说,目前的转基因技术可以使玉米单产提高30%左右。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推广基数加大,玉米增产也将加快。这样一来,中国玉米供给的缺口将会被迅速填平,甚至有能力出口。
在黄大?看来,商业化生产是要一步一步进行才可以的。“不管怎么样,至少这是一个突破,它(植酸酶玉米)是有用的,至于它有多大的市场,还得看看。理论上讲,植酸酶玉米不用再使用添加剂,但实际效果如何,我认为只有经过市场的反应、推动才能决定,至于有多大的应用潜力,我很难给予断定。”
薛达元则认为:“现在还存在积极推动转基因商业化和反对转基因商业化两大阵营的博弈。如果公众和媒体等对商业化发展没有什么反应,积极推动一方将占据主动,表明时机已成熟。同时,还得看国外特别是欧洲的反应,如果反应较小,将会促进整个事情的发展;如果反应较大,则有可能放缓商业化步伐,择机上市。总之,谁也不敢保证没有风险。”
主张商业化种植的朱祯对“风险”并不避讳,他主张种植的同时还要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进行适时的观察和跟踪分析,更多地解答消费者的疑虑,“虽然要积极推进,但是慎重是必要的”。
“我对植酸酶玉米的未来很看好。”范云六说。(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